北京古典园林的给排水

时间:2022-07-03 06:42:43

北京古典园林的给排水

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成为了我国古典园林给排水工程的杰出作品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颐和园的给排水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颐和园;给排水;古典园林

1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占地290hm2,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背山面水,前为昆明湖,后为后溪河,中间为万寿山,昆明湖与后溪河也彼此相连。颐和园中的水,也经过各种方式,排入昆明湖和后溪河,再流向外界。

2颐和园的整体给排水

2.1给水

2.1.1入水口。现在的水源来自京密引水渠,并且在青龙桥处单独分出来1个口来供给颐和园用水。

2.1.2山顶的蓄水池。在万寿山的山顶有2个蓄水池(规格为200m3×2),一个是清水池,一个是湖水池。在过去,每次山上用水都需要使用山下的泵房将水泵上去,十分费时费力。如今在山上建设的泵房使得在用水时,可以利用蓄水池自身的水压来供水,而不需要每次都使用泵房。同时,解决了园内的清洁、生活以及消防用水的需求。

2.2排水

2.2.1出水口5个。(1)昆明湖――二龙闸――流入园外的荷花池――经由畅春园――清华园――流入清河。(2)后溪河――买卖街大船坞处的出水口――北宫墙――经由中央党校――流入小清河。(3)后溪河――谐趣园玉琴峡――流入月牙河。(4)后溪河―一小水闸―东北角霁清轩―东北方向进入圆明园。(5)昆明湖南边出水口――绣漪桥――连接昆玉大运河――直接到玉渊潭――向南西直门――紫竹院――动物园――护城河。

2.2.2二龙闸。二龙闸是颐和园的第二大出水口,真正在使用的是昆明湖旁的二龙闸,二龙闸有2个闸门洞,石槽处的木板可以控制水的进出。园外还有一处二龙闸,在水闸两侧分别有一个龙头。昆明湖的水越过大堤渗到这里,过去,水直接用来灌溉院墙外的农田,由于现在不需要灌溉了,所以形成了一处水面。

3前山排水

在扬仁风的院墙外,设有―条道路,其实是排水沟。雨水冲击至此后,便可以顺着排水沟流进葫芦河。若墙外不设置此处排水沟,雨水将直接冲刷院墙,容易造成院墙的损坏。并且,现在在排水沟和葫芦河之间,还加了一些篦子,当雨水通过这里流入葫芦河之前,可以拦截部分淤泥泥沙,就会减少进入葫芦河的淤泥。

4后山排水

桃花沟位于后溪河和后山的西侧,是入水口之一。桃花沟可以分成3段,第1段是由叠石堆成的狭窄的小溪沟,坡度较大,此次没有看到。第2段是没有什么坡度的窄沟,窄沟的两旁有人工叠石。第3段是有缓坡的谷道,宽度较宽。在1、2段时,地势较陡,水流流速大,进入第3段时,地形变缓,在即将进入后溪河的洞口时,水流又一次聚合,在此进行一次沉淀,再排进后溪河中。第3段中布置的一些深埋浅露的石头是“谷方”,是为了减缓水流的冲击力达到降低水流的流速。

5排水的5种方式总结

5.1挡

在水流流经的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挡住水,以达到降低水流流速以及减少对土层的冲刷作用。

5.2拦

把地表水拦截于原地或某局部之外。扬仁风墙外的排水沟,将从山上流下来的水拦在了建筑的外面,让水顺着排水沟继续往下流,并且这条也当作山路的排水沟,中间低两侧高,使雨水可以汇到沟中。

5.3蓄

指利用地表洼处或池塘蓄水。葫芦河以及桃花沟与后溪河连接处,都是先将水蓄一段时间,再排入昆明湖和后溪河中,减少了排放进去的泥沙。

5.4分

指用地形及山石,建筑,墙体等将大股的地表径流分成多股溪流,以减少危害。前山散点放置的石头和指路石也有这个功能。

5.5导

指把多余的地表水利用地面、明沟、道路边沟或地下管道及时排放到园内(或园外)的水体或雨水管渠中。如最后将汇集到颐和园中的水,最终都会被汇集在昆明湖,后溪河以及月牙河中,再排向外界。

上一篇:地形在景观设计的应用初探 下一篇:营造林工程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