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7-03 05:41:18

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构建

摘 要: 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发展型资助是一种以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的新的资助工作理念。本文从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构建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 构建思路

高校资助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当前,无论是学生个体发展需求、高校培养目标要求,还是社会公平公正所需,都对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育人方面的要求。因此,在保障经济帮扶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当前,有研究者提出的发展型资助正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一个新视角、新理念。

一、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内涵

所谓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就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贫困生成长成才为导向,正确认识和理解贫困生贫困的多样性及其需求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救济学生生活的基础上,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精神塑造相结合,努力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说,在高校资助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发展性原则,助困与育人相结合。高校助困工作的目的是在使学生摆脱窘迫的经济状况基础上使他们消减因为贫困带来的诸多问题,包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就业上的诸多影响,使他们获得与普通大学生公平的发展起点,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是坚持差异性原则,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高校助困工作要在研究贫困生总的特点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助困育人工作,真正使资助工作做到个性化。

三是坚持主体性原则,助人与自助相结合。马克思一再强调:“人始终是主体。”高校助困工作要以受助学生为主体,激分激发和调动受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受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受助学生主体作用,赋予贫困生在参与制定资助政策的话语权、策划资助过程的参与权、发展个人能力的资助平台,充分实现他助、自助与助人、他育与自育的结合。

二、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其中“全面发展”是最要突出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资助工作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

2.人的需求理论。

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同时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在他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即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他认为五种需要如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顺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需求理论给资助工作的启示就是资助工作要满足不同学生各层次的需要,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其成才。

3.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贫困生不仅面临经济困难,还存在心理脆弱、知识和能力的匮乏等内在素质的缺失,是一种内外因交困式的结构体系,只有从两方面加以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循环贫困”的现象。

4.“以人为本”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后,以人为本作为治国理念和普遍被认同的原则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是价值形态中的最高主体。在资助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各种资助政策和措施,解决其实际困难,让其享有平等的上学权和发展权,使他们成长成才。

三、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的构建思路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资助管理方式。

观念的转变是推进行动的前提。高校在资助的管理方式上的改革和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助工作方法上要从重视结果转变为更加突出“过程管理”的理念,让受助学生参与资助工作全过程发挥其主体性,让资助的资金产生必要的效益,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二是资助工作目标上要更突出“分层管理”理念,学校、学院、班级各施其责,同时也要注意工作目标层次的有机衔接,实现资助工作的“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学校、学院、班级齐抓共管、共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服务的工作格局;三是资助形式上要从给予型转变为励志型、强能型,让受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境况,并激发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我解困,改善自我,改造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四是资助管理制度上要突出“弹性管理”的理念,刚柔相济,表现出管理制度上的伸缩性,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五是资助工作者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与资助工作相结合,不断充实资助工作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资助工作实践中。

2.强化教育引导,拓展资助育人职能。

资助工作要不断拓展资助育人职能,具体包括:一是加强人格教育。要充分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引导贫困生热爱生活、知礼感恩、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立志成才、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铸造具有感恩、诚信、责任意识,懂得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学生内在思想品质的升华。二是完善技能培训。切实引导贫困生刻苦学习,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贫困生的情况进行各种能力的培训与指导,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贫困生主动学习、完善自身的激情,为其进入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开展咨询指导。一方面要定期举行咨询会、座谈会或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心理、生活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资助活动,促进新生相互交流,自我提高。

3.健全反馈机制,优化资助资源整合。

构建和健全资助信息反馈机制,在资助工作中十分重要。在资助工作中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不仅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传递各类资助信息、资助政策,而且要从学生那里获取各种意见、建议,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格局。二是要构建好学生与设立奖助金的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信息反馈机制。搭建有效平台,一方面学生要全面了解设立奖助金的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资助方要加强与受助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加强对受助的学生的考察考核和教育引导工作。三是要构建学校资助部门与学生家长、设奖企业、学校其他部门及政府之间的反馈机制。这样有利于整合校内和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化机制,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2]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3]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4]向辉,曲莎莎.挖掘育人内涵促进高校资助体系成熟化——以清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上一篇:网络教学中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构建 下一篇:当今学前教育中令人困惑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