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7-03 05:34:55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正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升信息素养,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更应根据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基础与学情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适应新课程要求、更适合农村高中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中小学校。我省各个地区的农村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由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教育在农村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的高效课堂性。如何开展农村中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课堂教学的物质基础保证。要积极疏通资金渠道,是让农村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困境,解决农村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配置高水平的计算机,并保证计算机的数量,从而保证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常开展。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为农村范围内各学校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学校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加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课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可省时、省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更强,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最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更适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要求的教学模式,形成真正行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面临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加快,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向前发展。

信息技术课所涉及软件的更新速度是任何学科教学内容难以相比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比其它学科更强,必须注意自身特点,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的主角。真正打破“传道、受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变化为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为学生建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走入未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加强教育科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同事之间的精诚合作,教科研中心组就是一种合作互助的好形式。信息技术课题组的业务骨干经常进行集中学习,不断推出一些有教研价值的公开课,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仅靠经验和积累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科学研究――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中,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学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信息技术教学与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有较大的区别,它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正确把握学生年龄特征、身处环境、认知特点,科学灵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戏化、认知化等教学手段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能使他们较快掌握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新技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以建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独立发展服务。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应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只要我们每一个信息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将一切工作植根于这一基点,走进新课改,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尝试、总结、改进,借监别人的成功做法,最终实现从高效课堂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迈进,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路子将会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主编:张德伟 北京出版社

[2]《信息技术指导纲要》

上一篇: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生优秀作文写作指导高效课堂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