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角度谈有效的英语教师

时间:2022-08-22 04:34:14

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角度谈有效的英语教师

摘 要:本文将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的努力程度、教师对教学成效的归因、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行为四个方面探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如何激励英语教师成为有效的英语教师。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英语教师 有效英语教师

本文将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的努力程度、教师对教学成效的归因、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行为四个方面探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如何激励英语教师成为有效的英语教师。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的研究

1. 教师自我效能的概念,既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也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2.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信念。3. 教师自我效能感包括教育多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二、研究过程

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结合个别访谈。

(一)研究对象:湖南省浏阳市各类中小学中随机选取教师为被试,测试后得到有效被试190人,被试的主要统计特征见下文。

(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其中女性教师的人数占162人,百分比为85.3。男性教师的人数占28人,百分比14.7。中师含高中学历的人数为108人,百分比为56.8.大学含专科学历的人数为82人,百分比为43.2。教龄1-5年的人数为43人,百分比为22.6。教龄为6-15年的人数为39人,百分比是20.5。教龄16-25年的人数为70人,百分比为36.8。教龄26-30年的人数为38人,百分比为20.0。其中学校类别为小学的人数为115人,百分比为60.5。学校为中学的人数为75人,百分比为39.5。

2.教师效能量表的效度与信度: Alph

3.教师的情绪表现与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情绪表现的3个维度存在不同方向的显著相关关系,即与正性情绪表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表达性自信和掩饰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其正性情绪表现越多,表达性自信和掩饰越少,反之亦然。教师情绪表现与效能感存在一定的关系,提升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有助于改善教师情绪表现的状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教师的努力程度与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高效能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强,认为和学生一起活动是重要和有意义的,对学生行为和成就持正向期望,期望学生进步,并努力付出能帮学生达成期望。并且认为教师应负起学生学习责任,学生学习经验失败时 ,会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学生获得更多帮助。为学生学习进行计划,设定师生目标,确立达成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参与 ,达成目标。通常采取民主式决定,允许学生参与有关达成目标和学习策略的决定。而低效能教师个人成就感低,对教学感到挫折和沮丧。对学生行为和成就感持负向期望,预期学生失败 ,且对教学努力有负面影响 ,以及不良行为。认为学生应负起自身的学习责任,学生学习失败时 ,会从学生的能力、家庭背景、动机或态度等因素来归因。缺乏特定目标,充满不确定性,缺乏计划教学策略。

5.教师对教学成效归因与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教师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是相互的。归纳为以下两点:在对成功教学进行归因时,若教师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较强或足够努力等内在原因,就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如果教师将教学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较差的原因,则会大大降低其自我效能感。教师会对随后的教学产生紧张、厌烦的情绪,害怕再次失败,势必会得到失败的教学效果。

6.教师在教学中创新行为与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效能感高的教师创新行为更多。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上才能产生社会价值和实际效果。不仅如此,行为、行动又常常是创造的先导,它能激发人的创造,成为人们思想的源泉。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是通过创新行为方式和创新行为习惯加以表现的。当创新行为方式经常表现并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时候,就形成了创新行为习惯。一个教师一旦形成了创新行为习惯,就会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学生也会随时随地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教师的熏陶。

三、结语

总的来说,教学效能感具有激励作用,它促使教师努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使他们对自己有效教学的能力充满自信,在教学中信心百倍,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教学热情。其次,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努力程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使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能左右教学效果,因而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努力工作,并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再次,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对教学成效的归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使教师把教学成败的原因都归咎于教师方面,如果教学成功了,他们会继续努力;如果教学失败了,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教学不当和努力不够,而不是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因此他们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极寻求正确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并努力一些。其四,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行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使教师确信自己能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的创新自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意识不到的作用。总而言之,高效能能促使教师表现出足够的教学机智,成为一名有效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巍.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功效理论[J].心理科学,1992

[3]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作者简介:

邱辉,女,湖南浏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浅析“活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