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

时间:2022-07-03 03:01:11

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

【摘要】 目的:对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顺行静脉穿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逆行静脉穿刺,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19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观察组47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4例患者轻度疼痛,2例患者中度疼痛,1例患者重度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8%,观察组3例患者轻度疼痛,2例患者中度疼痛,疼痛发生率为10%。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以及疼痛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逆行静脉穿刺;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66-01

作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基础护理操作,静脉穿刺主要包括顺行穿刺和逆行穿刺,本次研究特就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年龄范围居于15至67周岁,年龄平均值为(39.6±5.2)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所用注射器为普通针头的一次性静脉注射器,穿刺部位为患者足背静脉或手背静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顺行静脉穿刺,即穿刺方向为心脏方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逆行静脉穿刺,取患者平卧位或者坐位,对其手足背末梢浅静脉进行穿刺,首先寻找穿刺点,然后在穿刺点上方6厘米左右部位绑扎止血带,嘱患者手部保持握空心拳状,对止血带的松紧程度进行观察,避免过紧。护理人员背向患者行离心穿刺,使患者掌背皮肤与针头呈60度角,针梗不可与血管平衡,应稍微翘起,进针后沿血管方向将针头潜行刺入,出现回血现象后继续进针,不可过深。完成穿刺后为了使针尖获得稳定,将无菌棉球垫于针柄部位,使用胶布对棉球进行固定,并对针头进行交叉固定。完成固定后将止血带松开并将调节器打开,确保点滴畅通后对针头进行重新固定[1]。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4疼痛判断标准 0级,没有痛感;1级,轻度疼痛,疼痛感在患者耐受范围之内;2级,中度疼痛,有明显疼痛感,超出了患者的耐受范围;3级,重度疼痛,疼痛感非常剧烈,患者难以忍受[2]。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1.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19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占76%,观察组47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占94%,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对照组4例患者轻度疼痛,占16%,2例患者中度疼痛,占8%,1例患者重度疼痛,占4%,疼痛发生率为28%;观察组3例患者轻度疼痛,占6%,2例患者中度疼痛,占4%,疼痛发生率为10%。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3 讨论

足背静脉以及手背静脉具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网,在对患者进行逆行静脉穿刺时,同样能够取得滴速不限以及回流的效果,不会对患者的血流造成不良影响,逆行静脉穿刺能够取得与顺行静脉穿刺相同的效果。不但如此,逆行静脉穿刺还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对患者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时,药液随血流方向流动,局部血管药液浓度在未进入侧支循环前浓度最高,会刺激局部血管从而引发疼痛。

靠近掌指关节部位的浅、短静脉更适合进行逆行静脉穿刺,由于长期输液而造成血管受到较为严重破坏的患者以及靠经血管的短细血管,在对上述血管进行穿刺时难以有效固定针柄,并且会限制肢体摆动,容易造成液体外渗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对患者行逆行静脉穿刺时,需要将针柄紧贴患者皮肤以降低固定难度,并使穿刺成功率得到提高。

对患者行逆行静脉穿刺时,血管压力低于液体静脉压,静脉血管关闭的静脉瓣呈半月向心开放形式,静脉瓣关闭后可对血液逆流产生阻碍作用,经由静脉网,药液能够迅速进入到侧支循环中,此时药物浓度显著降低,不会对血管造成较大刺激,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3]。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28%,观察组为10%,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以及疼痛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阮双玉.逆行静脉穿刺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4(20):605-606.

[2]赵建华.临床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9(30):1099-1110.

[3]陆雪芬.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25(23):522-253.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中的效果 下一篇:30例严重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迫综合征患者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