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文本解疑难 搭建支架历过程

时间:2022-07-03 01:32:13

刘铁梅老师痴迷阅读写作教学,在“读写结合”上颇多探索,她是我见到的少有的作文教改的思考者、实践者、引领者和创造者。

我听过她四次写作课,前三次听的是她的“读写结合”课。她或指导学生“描写细腻心理”,或指导学生“行文一波三折”。她立足课文充分挖掘文本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习作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研究“生活化作文”多年的我,对她深挖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思考和实践很佩服,但对她只重技法的走向又不免担心。我们的作文课堂太重技法传授,在“怎么写”上可谓用尽心思。实践证明,“写什么”永远比“怎样写”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解决“写什么”这一前提问题,立足“怎么写”的作文教学很难奏效。学生写作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作文时抓耳挠腮,考场上捉襟见肘即是“技法立意”课堂“穷途末路”的明证。

第四次观她作文指导课《冬日的阳光――从审题目到找材料》,发现她已华丽转身。她已经不再以“技法”立意课堂,以静态演绎推进课堂,而是立足于动态建构,注重归纳,将作文指导重点转向“写什么”,着力于引导学生对写作题目的充分审读,写作内容的充分挖掘,写作素材的充分寻找,写作过程的充分经历,即经历“前写作过程”――在学生习作之前充分经历审题、回忆、观察、记录、选材、积累等准备,热身暖场,注重习作素材和积累表达。依我浅见揣度,她的作文教学理念和课堂推进实践,可能代表作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颇具引领价值。

《冬日的阳光――从审题目到找材料》的引领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写作过程的充分经历

“冬日的阳光”这样的比喻性题目,难度就像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常常无从“下口”。刘老师选择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进行指导,有勇气,也显现了她对自己作文教学功力的自信。这个比喻性题目最难之处就在审准题意、挖掘内涵和材料选择上。在设计这节课时,刘老师确定了“审比喻义”“多维发散”“寻找素材”三个教学目标,精准地把握住了这个作文题目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刘老师特别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经历。指导课之前,她就深入班级,获得了学生对“冬日的阳光”题意的原初理解和表现素材。指导课上,围绕“理解题目内涵”这一重点目标,层层深入地设计了这样几个环环相扣的审读活动:对比三则学生对题目的原初理解,引导学生经历审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原初的理解筛选、生发“冬日”和“阳光”的第一层次内涵;引导学生回忆所读绘本《最想做的事》,引入对“阳光”第二层次内涵的挖掘;学生比较“阳光”内涵的两个层次,在探究中发现“阳光”的第三层次内涵;最后总结“阳光”含义的四个角度,即“阳光来自他人,阳光来自自己,自己将阳光给予他人,阳光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给予”。“根据题意寻找材料”的课堂推进,也是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材料选择的过程。课堂上这样的写作指导和过程经历,较为巧妙地化解了比喻性文题的审题障碍和选材难题,为后面学生个性化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写作文本的充分建构

刘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冬日的阳光”题意和突破题目内涵,全没有我们平常所见的教师硬灌,这得力于她的多个写作文本的精彩呈现和充分运用。首先是学生写作文本的充分运用。“冬日”之“困难、挫折、被批评、无助、迷茫、矛盾、挣扎、伤心、失望、遭受打击、遇到坎坷……”之义,“阳光”之“鼓励、微笑、开导、温暖、理解、体贴、帮助、引导、开解、慰藉、关心、安慰……”之义的第一层内涵的获取,几乎全来自于学生最初文本理解的直接呈现或归纳启发。对“阳光”第三层次内涵“双向交流”的理解把握,则来自于对谭馨同学“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别人给予我帮助,不仅使我感受到了温暖与阳光,别人也会感受到快乐和阳光”文本的把握和提升。其次是自然引入阅读文本诠释“阳光”内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前一天所读绘本《最想做的事》,在闲聊主人公布克的经历中,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对“阳光”的第二层次内涵“自信、自强、努力、奋斗、拼搏、坚持、创新、认真、执着、信念、梦想、希望、付出、勇敢、乐观……”的理解。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将阳光给予他人,‘阳光’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给予”这一题意寻找表现素材时,教师在仿佛与学生聊天般的话语中,引出自己生活的素材――她给被老鼠戕害的吊兰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吊兰顽强乐观蓬蓬勃勃的回报令人惊喜。教师写作文本的呈现,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深化题意内涵,更能给学生以选材、构思示范,可谓巧妙。

三、学习支架的充分搭建

支架式教学是近年来国外颇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必须介入学生的发展,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时空,为学生的学习支架,即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促进学生积极地与材料、环境相互作用,主动探索。简而言之,学习支架就是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搭梯子”,以促进学生一步步地接近并完成目标。刘铁梅老师“审比喻义”“寻找素材”这两个教学难点的精彩突破,全在于精心设计的学习支架的巧妙搭建。“审比喻义”,依靠学生、名著、教师文本,剥茧抽丝,逐层渐进,聚焦并归纳整理出三个层次的内涵解读,精心搭建学习支架自不必说。“寻找素材”这一环节的突破,学习支架的搭建也非常充分。首先确定寻找素材的“中心”和“场所”两大要素,尝试从中心或场所的角度给示例材料归类;其次比较两则材料,强调从“自身拼搏与努力”主题角度创新选材,从“双向甚至多向给予”寻找材料,并顺势介入教师素材文本启发学生;最后是几分钟的静默课堂,学生凝神细思寻找材料,然后在讲述、分析中进行课堂小结。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学习支架搭建,高效地解决了写作前的内涵解读和材料积累。长此以往,学生恐惧的作文“畏途”可能就变成了“坦途”。

(作者系重庆市巴川中学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组核心成员。)

上一篇:对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下一篇:试论农村经济审计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