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模式作业之探述

时间:2022-07-03 09:30:11

初中英语新模式作业之探述

摘要: 本文是对我校英语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教材特征要求组织编写的三套作业的新型模式作探述。新模式作业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这种新模式作业能够将学生学习时间与学习重难点完全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练习巩固效果。

关键词: 初中 英语作业新模式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适量而又合理的作业,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重难点提供练习的载体,让学生能够熟悉题型,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难题。

1.目前作业的弊端

1.1“质”与“量”不相协调。市场上的英语学习辅导资料比比皆是,更是质量不一,甚至是资料间互相抄袭,缺少一定的创新性。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往往采用越多越好的训练方法,作业量也就显得多了,自然,学生的学习厌恶心理也随之加深。

1.2作业形式枯燥单一。现行的作业较为流行的便是抄单词、背短语句型、默写课文,以致形成抄抄、背背、读读的枯燥形式,缺少一定的学习情趣。

1.3生吞活剥学习资料。教师为了省事,往往布置学生完成身边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都有参考答案且题型的设计不够灵活,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的练习也就很难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了。

2.新模式作业的特征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文本特点,我校英语教研组分年级组织设计和编写了三套“新模式”作业(供七、八、九年级用),力争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以发展学生的隐性学习能力和显性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全面夯实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提高学习技能。

“新模式”作业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1)“一体化”,即通盘考虑训练量,将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融成一体。

(2)“二利”,即有利于学生疏理知识,加速形成认知结构,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监控管理。“新模式”扉页上的“一览表”,呈现英语学习的动态变化,便于教师教学调控。

(3)“四多”,即多层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听、说、读、写、译技能及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多维度,显示了作业的日期、内容、完成的质量、订正情况及所花时间,表明了教学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展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轨迹;多效性,既培养了学生的显性学习能力,也培养学学生的隐性学习能力,又可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依据之一。

3.“新模式”作业设计原则

3.1目标性和针对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依据教材,围绕教学要求,服务于教学目标。作业任务必须与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据此,教师必须首先详细制定每篇教材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再具体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目标设计编制作业任务,保证总目标的落实。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可布置书面作业,也可布置听说、阅读或表演(我们统称之“软作业”)等形式的作业。根据不同课型,可布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也可布置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作业。但不论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都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四会层次)有机结合,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3.2层次性和差异性原则

对于学优生,应着眼于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中等生,应着眼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学困生,应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业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又要保证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好”。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即分层施教)”这一教学原则,这是学生完成英语学习的大前提,因为它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而作业的分层实施,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采取了综合、转换信息等较高层次的认知策略,作业有易、较易、较难、难之分。比如,“新模式”作业针对有耐心、细致而踏实,但又不善表达、缺乏自信心与开拓精神的内向型学生,如果让他们完成单词的朗读拼写、词汇的基本用法、针对课文回答问题等基础题,他们感觉较易完成,从而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效果会比较好。而针对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外向型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承担较有挑战性或较难的作业。同样,对学优生和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作业也应是有其差异性的。对后者,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夯实基础,注重课本,不要眼高手低。

3.3多样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听、说、读、写、译)、多形式(字母、单词、句型、对话、短文等)、多题型(机械性的、复用性的、活用性的、智力型的、能力型的等)、多用性(供新授课巩固和复习用,课内和课外用),让学生手、脑、口、耳、目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等都得到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贯彻多样性原则要防止题量过多和题型繁杂的倾向。作业题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同时,应讲究“作业效度”,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3.4循序性和复现性原则

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编制作业题。给学生有序的、台阶式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步步登高”,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其完成作业的兴趣。而有机地将新旧语言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新的语言材料是如何与他们已学过的语言材料相联系的,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语言材料,又加快了学习新语言材料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5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使知识得到延续和发展。英语教学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作为英语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作业,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触角要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开拓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新模式”作业使课内外训练从“质”上得到充分保证,从“量”上得到有效控制,基本达到“质优、量宜,用时少、效果好”,获得了极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新模式”规范了作业制度,建立了作业网络,填补了作业管理上的空白点。

上一篇:河北基层单位对体育院系毕业生需求状况的分析... 下一篇:强化初一英语单词的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