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的中日同形词习得问题探析

时间:2022-07-03 06:43:05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的中日同形词习得问题探析

中日同形词的研究对于日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语言迁移的理论出发,分析学习者在中日同形词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并对如何有效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进行探讨,从而推动中日同形词的研究。迁移理论中日同形词习得中国和日本属于共同的汉字文化圈,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汉字是共同的,所以在中日两国的语言中就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同形词。对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掌握好日语中的「漢語词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与汉语相同或相近的汉字词汇使学习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原有的汉字知识去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从而忽视了这些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一些原本存在的微妙差异。所以,中日同形词的存在,既有它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很多误导因素。我们研究同形词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发挥汉字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即利用语言的正迁移来帮助我们的学习),同时最大限度得减小它可能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即避免语言的负迁移)。本文将从语言迁移的理论出发,分析学习者在中日同形词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并对如何有效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进行探讨,从而推进中日同形词的研究。

一、语言迁移理论的相关概念

语言迁移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界和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迁移(transfer)原是教育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是一种学习的迁移理论,是指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新知识的获取所起的作用或影响。它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的知识对即将获取的知识产生促进作用时,就发生了正迁移;已有的知识对即将获取的知识产生阻碍作用时,就发生了负迁移,负迁移也叫干扰(interference)。归纳起来,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主要来自母语及已掌握的外语对其的干扰;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母语、已掌握的外语与目的与之间的差异。(2)母语、已掌握的外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越大,造成的学习困难越大。(3)通过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中将出现的难点和错误。(4)对比分析中发现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按照这种理论,母语和外语学习的不同之处会对学生学习外语造成困难,其结果将反映在学生的错误中,所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可以预测外语学习中的难点。一个外语教师如果掌握了语言迁移理论,就能更好地把握学生们的学习心理,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二、语言迁移理论在中日同形词习得方面的应用

“中日同形词”按照其意义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即①意义几乎完全相同的;②意义部分相同的;③意义完全不同的三种。

(一)意义完全相同的

三种类型中,最多的就是这种。其范围既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也有普通人很少知道的专门用语。例如:

1.动植物的名称:猫、金魚、花、牡丹、百合、梨、樹木等。

2.科技以及学术用语,社会科学用语:数学、物理、気温、政治、革命、民主、絵画等。

3.其他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標準、偏見、魅力、名義、冷戦、悪化、凝視、享受等。

4.四字成語:一挙両得、温故知新、小心翼翼、厚顔無恥、適者生存、一目瞭然等。

这类词由于在词形和意义上和汉语几乎相同,所以对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面,可以用自己原有的汉字知识去理解和运用,发挥汉字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即利用母语对目的语(汉语对日语)的正迁移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类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意义部分相同的

一个词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情形非常多见,“中日同形词”也不例外。例如:

(1)“新手”:在日语中的意义有三个,即①これから戦闘に投入される精鋭;(即将投入战斗的新锐力量);②新しくそのグループ(組織)に入って来た人;(一个组织中新进来的人)③新しい手段、方法。(新的手段或者方法)。而汉语中的意思只有“新近参加某种工作的人”。

(2)“夢中”:日语中的意义也有三个,即①做梦的时候;②拼命的样子;例如:夢中で飛び込む;③热中于一件事情,对其他事情心无旁贷。例如:夢中になって研究する。而汉语中的意义只有“做梦的时候”一个义项。

对照两者就可以发现,中日文中只有部分用法相同。日语中“新手”和“夢中”的其他义项是汉语中所没有的。“大家”“家内”“生気”等汉语词汇都属于这种类型。

(三)意义完全不同的

这类词虽然日语中采用汉字表记,但是意义和汉语有天壤之别。其代表的例子,即日语学习者很容易犯的错误有“娘、勉強、大丈夫、元気、新聞”等。举例如下:

(3)“暗算”:在日语中的意义是指不用手指、计算机,也不写,而是在脑海中计算;心算。而在汉语中的意义则是指背地里陷害或者用计谋害人。

(4)“看病”:在日语中的意义是指照顾病人。而在汉语中的意义则是①(医生等)给病人诊治病情;例如——王大夫不在家,他替人看病去了;②请医生等给病人诊治。例如——我下午到医院看病去。还有一些误用例句:昨日ちょっと風邪気味で、医務室で看病してもらった。(見てもらった)。此外,“工夫”“質問”“体裁”等也属于这种类型。

仔细分析上述第二类、第三类“中日同形词”的区别,可以得知这些差异不单单是由于义项上的多寡,还有就是词汇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差异,表达感情的程度的差异等多种情形。学习日语的中国人,许多日语上的表达错误都是由于这种“中日同形词”而引发的。这是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这就要求学习者区别对待,不可忽视这些日语词汇原本的意义和用法,在学习日语词汇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母语对日语的负迁移,排除干扰。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日同形词”给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利用汉字或母语的知识类推这些词汇在日语中的意义。但是,这些“中日同形词”给中日双方的学习者带来的不只是方便,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误导因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分析哪些词是中日意义相同的,哪些是有差异的,而哪些是完全不同的。其实对“中日同形词”的差异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分成为我们日语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把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这种汉语词汇上的错误进一步细化归类,再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阶段进行更为周密的指导成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进守.“中日两国同形词的对比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

[2]大河内康宪.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同形語(1).神户大学日本语与中国语对照研究会编.1986.

[3]翟东娜.“中日同形語の対照研究——日本製漢語について”(《第4回日本学中日シンポジウム論文集》.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1993.

[4]吕叔湘.现代汉语800词.商务印书馆,2001.

[5]教育心理学编写组编.教育心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10(1).

上一篇:多媒体急救医学教学系统在临床的应用与意义 下一篇: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