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4-06 05:19:48

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以本科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20名学生做干预组,2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从职业统一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生涯探索行为三个维度,就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的即时效果和六个月后的延时效果进行了研究。团体辅导职业探索职业同一性职业决策效能感随着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各高校纷纷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并结合职业咨询与辅导活动,大力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期间团体辅导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探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团体辅导的规律和问题,探索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学业成长与职业探索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成才与职业人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职业统一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生涯探索行为三个维度,就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和验证职业探索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

1.被试

从河北金融学院选取了24名一年级学生做被试。采取随机编号的形式,将24名学生分为三组,同期实施职业生涯探索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同时选取同样类型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随干预组一起,在实施辅导干预活动前实测生涯同一性量表、生涯决策效能感量表、职业探索量表;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后实测生涯同一性量表、生涯决策效能感量表;再过六个月再次实测生涯同一性量表、生涯决策效能感量表、职业探索量表。

3.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职业探索团体辅导活动分为职业兴趣探索、职业能力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自我整合与职业信息探索四个单元。

二、结果分析

1.干预的即时效果

为了探究干预对学生所产生的即时效果,我们以时间(前测,后测)为被试内变量,组别(干预组,对照组)为被试间变量,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2*2的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性和决策效能感这两个变量上,时间的主效应,以及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但是在同一性和效能感上组别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9.470,p

为了进一步的检查组别的主效应,我们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因变量进行F检验,该结果表明,干预组的职业同一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职业同一性(F=8.176,p

2.干预的延时效果

为了检验干预的持续性,我们使用了干预六个月之后的数据,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各个问卷上的前后测差异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时间(前测,后测,六个月后)×组别(干预组,对照组),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我们所涉及的这些变量,时间的主效应不显著,而且时间和组别之间的交互作用也都不显著。不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他们的职业同一性、职业决策效能感和职业探索行为,在这六个月内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化。而组别在职业决策效能以及职业同一性上的主效应依然显著(F=6.404,p

为了进一步的检查组别的主效应,将六个月后的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因变量进行F检验,该结果表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效能感(F=4.392,p

虽然时间的主效应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但这并不表明没有变化的趋势(图1~图3)。从趋势上来看,六个月内,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都有所增加。对照组的职业同一性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干预组在职业同一性则是先升后降。

职业决策效能感方面,对照组的效能感持续下降,而干预组的效能感则保持了相对恒定,后测时及六个月后的两组比较均出现了差异。

三、结论与启示

1.结论

(1)本研究证实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团体辅导前后直到结束六个月,在职业同一性、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轨迹上有着显著差异。这说明在高校对低年级学生实施职业探索团体辅导干预能够促进其职业同一性和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和稳固,是非常具有推广价值的。

(2)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职业同一性和职业生涯探索行为的影响效果持久力不佳,但能显著且持久的维持学生的决策效能感。

2.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醒我们,个体进行职业探索活动的主动性、探索能力、水平程度和探索频度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团体辅导是影响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促进职业定向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要对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有准确的把握,具体辅导活动内容上也要有科学的预测和安排。对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应当是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除了将职业指导课程和团体辅导活动干预作为重要载体以外,也要将其同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蔡红霞,马越,孙秀颖.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考试周刊,2009,39(上).

[2]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5).

[3]李文道,邹泓,赵霞.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4]曲可佳,邹泓.职业生涯探索的结构、方法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 2009,(2).

[5]田璐,侯志瑾,邵瑾.问题解决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生涯决策能力的效果.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75-679.

基金项目:2010年河北省社科规划办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HB10ISH014)。

上一篇:构成艺术在家具设计和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对比 下一篇:浅谈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