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服药物的预防与家庭急救

时间:2022-07-03 12:56:33

儿童误服药物的预防与家庭急救

摘 要 目的:避免儿童误服药物,发现误服现象,及时进行家庭救治。方法:及早发现,催吐洗胃。结论:预防及家庭的初步急救处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 儿童误服药物 预防及家庭初步急救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儿童误服药物的现象,尤以2~4岁的孩子居多。曾有关于一个2岁女童误服放在抽屉里的避孕药的报道,避孕药和其他药物不同,儿童误食后症状不会立即出现,如果是长效避孕药,有可能1~2个月症状出现了家长才会察觉,此时药物已经被吸收,且时间太长很难询问到病史。避孕药含有大量激素,孩子少量误食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果长期大量地服用,会引起孩子肝功能损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还会刺激孩子的骨骼生长,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近年来临床有关统计表明,在儿童药物中毒的病历中,由于家长的疏忽而导致的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怎样来预防这种现象发生呢?

首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吃药,以避免孩子模仿。第二,不要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哄骗孩子药物是糖果,以免家长不在的时候孩子真的把药物当成糖果来食用。第三,不要把药物随意放到桌椅上、枕边或孩子随意能拿到的抽屉里,最好放在高处加锁。第四,不要把药物放到食品或饮料瓶里,以免孩子以为里面是吃的东西误食。第五,告诉孩子,未经父母允许,不要随便吃药。第六,要定期整理家里的药柜,过期的药品要及时处理。第七,家里存放的药品一定要保持标签完整,以免发生意外的时候没有针对性。第八,不要在家里存放过多的毒性药品。第九,家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不要随便给孩子服药。第十,用药前要仔细检查药名、保质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有无儿童禁用。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后果往往取决于作用药物的剂量,作用的时间以及诊断救治是否及时。所以,家庭的初步急救处理就显的及其重要。一旦发生误服现象,家长一定不要慌张,更不可指责打骂孩子,以免孩子害怕不敢说出实情而耽误治疗。如果住在医院附近的,原则上应立即去医院抢救。若离医院较远的,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进行现场急救。

首先,家长一定要尽快弄清楚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用了多久,服用剂量是多少,及时掌握情况。如果孩子误服的是安眠药,会有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现象。如果误服的是有机磷农药,呼吸中有大蒜的味道。如果孩子误服了杀虫剂,会有恶心、抽搐、痉挛等现象。如果孩子误食卫生球,会有恶心、腹泻、意识不清等症状,该药物的致死剂量是2g。

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是催吐和解毒。催吐的目的就是尽快排出胃内毒物,尽量减少药物的毒性。催吐可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胃部内容物少者,不容易呕吐,要让其喝水。但注意催吐的时候不能套用土办法,让其喝盐水等带辛辣的汤水。一般1kg体重给喝10~15ml。可将孩子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让头部放低,这时再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轻压舌跟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如果孩子是侧着呕吐着的话,要侧睡,防止呕吐物阻塞喉咙,吐后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要及时清除掉。

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如毒副作用较小的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排出。

如果误服的药物毒性很大,首先立即用手指刺激舌跟催吐,然后再喝下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再让病人喝几杯牛奶和3~5枚鸡蛋清养胃解毒。如果误服的是有机磷农药,呼出的气体中有一股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往医院。如果误服的是驱蚊虫药水、止痒药水等外用药品,应立即让小孩尽量多喝浓茶水,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沉淀及解毒的作用。

如果误服的是腐蚀性药物,如强酸性药物,应取仰卧位,可垫高患者头部,禁催吐洗胃,禁用碳酸氢钠,以免穿孔。 尽快服用生蛋清、牛奶、豆浆、植物油,以保护食管和黏膜。若误服的是强碱性药物,立即口服1000~1500ml清水,随后服用食醋300~500ml,而后服用牛奶、蛋清、豆浆或植物油200ml,严禁催吐洗胃。如果误服碘酒类药物要立即喝米汤、面汤等淀粉液体。因为淀粉与碘作用后,能生成一种稳定的蓝墨水样的化合物,然后吐出来,这样反复地喝,吐,直到吐出的东西不再是蓝色,表明胃内的碘已基本吐尽了。如果误服的是来苏儿可服牛奶、蛋清、面粉糊等,上述食物可附着在食管和胃黏膜上,从而减轻对人体的腐蚀,对病人愈后很有好处。这类药物对食管和胃黏膜的刺激性很大,如果不做初步处理,只是等到医院后再处理,即使保全了病人的生命,但因食管和黏膜损伤严重,会形成瘢痕,给今后的进食带来困难。所以,家庭的初步急救处理一定不能忽视。

若误服的药物不明,可用木碳或馒头烧成炭灰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药物起解毒作用。

如果孩子误服的是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或孩子已经昏迷,不能催吐,以防发生窒息。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在去医院急救的时候带上孩子误服的药物或药瓶,以便使医生了解情况,及时进行救治。

吃了有毒的药物,经过医院的救治,在孩子康复的过程中,可取绿豆100g,甘草30g,煎煮30分钟,服汤以解余毒,有助于孩子的康复。

除了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家里还应备有一个急救箱。①酒精棉。②手套、口罩。③0.9%生理盐水:用来清洗伤口。基于卫生要求,最好选择独立的小包装或中型瓶装的。④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它既不像棉花一样有可能将棉丝留在伤口上,移开时也不会牵动伤口。⑤绷带、胶布。⑥创可贴、棉花棒。⑦保鲜纸:利用它不会紧贴伤口的特性,在送医院前包裹烧伤、烫伤部位。⑧圆头剪刀、钳子:圆头剪刀比较安全,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必要时,也可用来剪开衣物。钳子可代替双手持敷料,或者钳去伤口上的污物等。⑨手电筒:在漆黑环境下施救时,可用它照明也可为晕倒的人做瞳孔反应。⑩冰袋:置于瘀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的部位,令微血管收缩,可帮助减少肿胀。流鼻血时,置于伤者额部,能帮助止血。

上一篇: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的分析 下一篇:老年人用药的药动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