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风琴演奏中紧张心理对演奏的影响

时间:2022-07-02 09:32:52

浅析手风琴演奏中紧张心理对演奏的影响

【文章摘要】

手风琴演奏作为一门高度技巧的表演艺术,它具有公开性,竞赛性和一次性的特点,但是演奏时的过分紧张,不仅会严重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还会引起不健康的演奏心理。本文通过对手风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分析,指出了心理因素对演奏者在演奏时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演奏与心理的关系。列举了几种造成紧张心理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紧张心理的方法,即以从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背谱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丰富的演出经验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调节,使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好的发挥演奏水平。

【关键词】

手风琴演奏;心理因素;技术水平;紧张心理

手风琴的表演艺术贯穿于从接到乐谱到上台演奏,并最终把乐谱变为音响的全过程。是演奏者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演奏水平和技能的艺术。演奏者是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桥梁和传递者,运用娴熟的演奏技能和优美的肢体语言,把准确、完整、充满灵性的音乐展现在舞台上,使观众和演奏者在心灵上得到共鸣。手风琴演奏艺术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由于手风琴的公开性,比赛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常常给演奏者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甚至引起紧张、怯场的心理反应,影响技术水平和艺术表达的正常进行,导致表演效果的游移。因此,探索和研究表演者表演时的心理特点,注重研究和解决那些影响表演者水平发挥的负面的心理现象,无疑是手风琴表演学习的重要课题。

在学习手风琴演奏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演奏技巧,同时也要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加以训练。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手风琴演奏者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切技巧性、竞赛性活动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在表演中常常会遇到以下情况:有些同学在老师的的指导下演奏的非常好,但是当自己走上舞台十去参加考试或者是演出的时候就会“记忆”突然失灵,手指不听使唤,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僵硬不动,甚至会出现“晕场”或“怯场”,音乐顷刻停止,各种技巧修养瞬时间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演奏者在台上面对千百名观众而产生心理紧张是很正常的,每位表演者在舞台上都有过紧张的经历。不管是没有经验的初学者,还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都不例外。有时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兴奋,更好的发挥。而过分的紧张,心理就会造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导致神经系统不能协调控制演奏者的各个器官及人体,而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演奏者能很快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做到稳,而不乱,获得整首曲子演奏的成功。但是也有许多经验不足的演奏者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心理变化,自己越来越紧张,最后导致演奏的失败。例如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卡萨斯曾经说:“一想到要举行公开的音乐会,我总是像在做噩梦。” 有人问起波兰小提琴家威尔科米尔斯卡:“你演奏时是否也有点紧张?”他回答说:“有点紧张?我简直紧张极了。假如说不紧张的话,那是骗你的。我在每次开音乐会之前都紧张。特别是在关系到我的事业的那些大城市。”

以上两位大演奏家在上台时都会出现紧张心理,但是他们每次的演奏最终却都是完美,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有较强应变能力,因此临场的心理变化及应变能力对于手风琴演奏者是非常重要的。

手风琴表演艺术不仅是对演奏者音乐素质和表演技能等音乐艺术本身多方面的考验,更是对演奏者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能够有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演奏者必备的条件,而这种素质是学习手风琴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与技能和艺术修养等课程是一样,都是手风琴演奏艺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我们重要的学习内容。

1 手风琴演奏中心理因素对演奏产生的影响

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人类一切活动都是大脑和神经中枢机能的必然产物。心理因素与演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手风琴演奏中,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参与。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心理反应分为常态反应、偏离反应和变态反应三种。常态反映是指人能适应环境,与外边的世界能够进行正常的“对话”。这种反应在手风琴演奏中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演奏技术,技巧能够在演奏时正常发挥。而偏离常状态反应指的是虽然能定向应答,但是精确性和正确性都不够。这种反映在歌唱时的表现为消极的情绪:不安,紧张,恐惧,能出现音阶,节奏,忘谱等错误。情绪是人的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兴奋产生于人脑的深下部位,扩散至整个有机体,在心脏、血管、肝脏及其他重要器官中留下痕迹。这时内脏器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动卷入情绪的兴奋。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心脏和血管总是先受到影响。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变,胃的机能也发生变化,肌肉会发抖,额头冒汗,这对于受人体高级神经控制的手风琴演奏来说是十分有害的。变态反映,则指的是人完全丧失在外部世界中正确定向应答的能力,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心理状态就是这样,由演奏者自身的反应和外界的反应按照不同程度(常态和偏离常态、变态),对演奏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1.1 主观因素

第一,个性因素。表演者的个性是个人性格倾向性、本质性、较稳定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个人的自身修养、社会阅历等特征不同,外界事物的感觉和领悟必然有所不同。就性格来讲,人们把性格分为内向性和外向性,还有心理学家巴莆洛夫根据两种信号系统在神经系统活动中的作用而划分为“思维性”和“艺术性”。对于手风琴演奏这门艺术来说,性格内项的人很容易心理紧张,导致怯场,而个性外向,比较张扬的人则善于表演。当然这不是固定不变的说法,后天的培养也是很关键的。

第二,情绪状态。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家。心身医学家认为,人的躯体和精神生理是辨证的统一,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演奏者的情绪在演奏中也是致关重要的。良好的的情绪,比如,自信,开朗,愉快可以改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演奏者而言,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演奏者的表情、身体各个部位自然放松,演奏技巧与技能可以融合一体,做到整场演出正常发挥。而相反,不良的情绪状态,比如,紧张,焦虑,忧郁,恐慌等都能抑制消化功能,使代谢功能紊乱,对于演奏者,没有良好的情绪,就会导致头脑突然失忆,手指失灵,身体各个部位都不受控制。因而,演奏者的心理情绪对演奏有很大的影响。

1.2 客观因素

第一,舞台环境。舞台环境的变化会给演奏者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因为舞台拥有与训练场所没有的比较完善的舞台技术。比如:灯光,音响等。演奏会的会场不应该把灯光打得太强,过分的光线照射在键盘上会刺激到眼睛,都会使眼睛产生错觉而产生心理压力发生意外错误。其次,舞台环境还包括音响效果,琴凳的适度等,都会对演奏者的心理变化产生影响。

第二,观众效应。心理学认为,“观众效应”是一种由于观众参与而影响活动者的活动水平与心理的现象。对于观众的影响,社会实践经验多,有良好心理素养的人来说,会使演奏者产生适度的紧张情绪,从而把演奏的动机提高到最佳水平,产生推动演奏的内驱力,更好的调动起他的内部潜力,从而使演奏成功。而对于那些初学者,或是自身心理素质低的人来说,常常因为观众的影响,会变的焦虑、恐慌,紧张不安,从而使演奏失败。

演奏者产生紧张心理,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同时存在的,均对演奏者的心理形成与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2 手风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产生原因

在手风琴演奏中,演奏者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紧张心理是很常见的,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对学生演奏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塑造者。教师要为人师表,也许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手风琴教学,它具有一对一教授的特殊性。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老师应该鉴于学生中不同性格和不同的心理的差异,分别对待,灵活的掌握教学方法,要善于调整学生心理。其次,老师应当合理安排曲目的难度,不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最后,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表扬能使学生的活力和激情高涨,亢奋向上,可是如果老师整天板起面孔用命令的语气去指导学生,或者用粗暴的语气和态度训斥学生,学生就会没有成就感失去了做事的动力。整个课堂就会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下去给学生心理造成负担,变的焦虑不安,一提到上课心理就会紧张,使原来联系比较熟练的作业的作业因为紧张而发现问题。所以老师要善于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积极主动的促进学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使学生在身心和学业两个方面健康成长与发展,相反老师的错误引导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2.2 练琴方法不正确,也会引起心理紧张

练琴是手风琴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手风琴学习者的每日必修课,练习效率的高低,完全影响着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除了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更重要的需要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练琴。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手风琴学习者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

有些学习者练琴不动脑筋,练了好多天,竟然不知道曲子的调号,拍号,更谈不上表情记号等。有些学习者练琴时虽然很努力,刻苦,曲子弹奏的也特别熟练,手指也跑的特别快,但是弹出的声音却很难听,原因是他们只考虑到键盘和手指灵活度,却忽略了听觉,还有些学生只知道“机械”的练琴,总喜欢把铺子从头到尾一遍一遍的反复弹奏,却对曲子中的重点难点忽略,从而导致练琴的时间虽然不少,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以上三种学生不同的练琴方法都会出现练琴的错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严重的练琴坏习惯。平时自己觉察不到,即使老师纠正,他们也很难改正,所以在舞台上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紧张心理。

2.3 有时心理过分紧张是由于演奏者回演奏结果过分关注和担心引起的

有些演奏者的紧张状态往往是由于担心自己表演不好,考试失败,会影响比赛的成绩,甚至怕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这些杂念都会一起情绪波动和紧张。所以有些同学即使在练习中将曲子拉的很熟练,可是一上台表演或是参加考试,就算在简单的地方也会出错,从而大脑思维被打断或出现空白,动作笨拙,僵硬,拘束,准确性降低,演奏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准备不充分,没有什么经验的初学者,本来台下自己练琴还总出错误,对自己也没有信心,总是担心台上拉错怎么办?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家长会不会批评我?同学和朋友回怎么议论我?还没有上台,就有一大堆的心理负担,因此上台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还是失败,因为这些学生上台后的心理全是拉不好的负面影响,而没有把心思用在拉琴上。这些杂念都引起了学生的情绪波动和紧张心理,造成压力过大阻碍了回忆的正常进行,最终使演奏失败。

从生理机制方面讲,大脑皮质的神经活动过程产生了负诱导,引起了抑制因而防碍了回忆,人脑的活动有一种叫“相互诱导”的规律,当大脑皮质的一个区域里产生出一个兴奋中心后,就会引起其他区域的抑制状态。而引起紧张心理,正式大脑皮质神经活动过程相互诱导规律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在上台演奏时,心理杂念对演奏者有很大的影响。

2.4 演奏者对演奏曲子在技巧、处理、风箱应用等方面熟悉程度不够造成心理紧张

熟练的技巧和轻松自如的演奏,是表演作品的起码要求,也是防止过分紧张心理的基本保证。演奏者要想弹好一首曲子,必须在掌握它的曲试,调性,情绪的起伏,音节,技巧风箱的如何处理等。如果对演奏曲目的熟悉程度越高,那么就越能提高演奏的质量,相反,如果演奏者对曲目不熟悉,必然会引起演奏者心理紧张心理。

“技巧”乃是在技能基础上形成的熟练,它是各种环节动作经过练习后,达到的自动化的反映,是意志行动的动作方式,借助这种动作方式,可以在演奏实践中顺利的完成任务。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手风琴表演者的把握感和调控能力逐渐增强,得以流畅完整,得心应手地进行表演,而那些技巧掌握不够成熟的,往往给演奏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风箱被称为手风琴的“灵魂”,不管弹什么样的曲子,其表现力都来自风箱的运用。拉琴时要重视对风箱的控制,要注意拉开和关闭风箱时动作的吻合。所以风箱设计的好坏,对乐曲中音乐形象的塑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没有对曲子的风箱进行思考和设计,拉琴时就会出现很多错误,从而使演奏者产生紧张心理。

音阶是手风琴演奏中基础的基础,拉音阶在规范上必须做到稳健、流畅、均匀、自然,要有速度,练习时要注意放松。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养成不良的拉琴习惯,音阶处理不到位,一扫而过,在音响效果上没有颗粒感,使演奏者不能良好把握练琴技巧,从而使演奏者在正式演奏时造成心理负担。

2.5 体力不充分也会给演奏者带来紧张心理

手风琴演奏者要表演一场演奏会是十分耗费体力的,充分做好体力上的准备是举行演奏会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上台演奏之前,演奏者一定要注重饮食,睡眠,使自己的体力充沛,如果暴饮暴食,睡眠质量不高都会导致大脑疲劳、身体疲劳等身体不适的症状,会给演奏者带来心理负担。

2.6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给演奏者带来紧张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一切努力都可能在最后的登台演奏中付之东流。在手风琴演奏中,在技术水平和技巧运用相当的情况下,哪一位演奏者有更好的的心理因素,关键时刻能够沉着、冷静的处理技巧难题;哪一位演奏者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谁就会得到最后的成功。心理因素的好坏因人而异,有些学生不用刻意的培养,一提到演出,比赛就有精神,演奏起来就会达到忘我的状态。使整场演出都特别成功。而大多数的学生在登台或比赛之前都显的特别害怕特别拘束,放不开。上台后更加紧张,导致演出最终失败。这种心理素质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短的培养和锻炼,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引起学生的紧张心理。

总之,造成演奏者紧张心理的因素有很多原因。因此,要想克服演奏者的紧张心理就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对演奏者不同的问题应对症下药,逐渐克服,才能保证演奏的顺利进行。

3 消除手风琴中紧张心理的几大对策

3.1 运用科学的练琴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手风琴演奏具有严格的时值限制和松弛灵巧的技术特点。演奏者在舞台上展示出的水平固然与自身实力紧密相连,如果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演奏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技术难点都能掌握,那么演奏者才能信心百倍,轻松自如的进行演奏,然而,这种熟练的技巧必须来自于长期的基本功联系,包括:指法设计,指法设计的对错直接影响到演奏者演奏作品的完整和流畅,指法设计要遵循生理和演奏技术设计,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因此,指法设计是演奏能力很重要的方面。触键方法是在触键的感觉上要注意胳膊肘与手腕、手指的配合,注意发音的方向性和爆发力。手腕要放松,要柔韧、灵活。手指的力量要均衡,下键到底,动作小,保持手指的独立。掌握风箱的运用是学习手风琴的重要环节。风箱的发力来源于手腕带动小臂,各个关节尽量放松,风箱的拉开和关闭要柔和,自然,换风箱时不留痕迹。风箱处理即要轻松自如,又要保证声音洪亮。另外音量的控制,读谱等,缺一不可,而其中的任何一项技能的练习都需要长期的磨练。人们常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奏者在台上精彩的那一瞬间,需要在台下付出多少辛苦的练习,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真正的成功。所以说,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即使有些紧张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所谓“艺高人胆大”,因此,勤学苦练演奏基本功是克服过分紧张的心理首要保证。

3.2 背谱――手风琴演奏中不能忽视的环节

目前几乎所有的手风琴演奏都要求演奏者背谱演奏。而有些演奏者常常在演奏时突然忘谱,使演出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背谱对手风琴演奏者是很关键的。背谱是把提前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适时调节出来,并指挥手指等身体器官实施演奏的过程,所以记忆能力是每一个优秀演奏者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每个演奏者都有不同的记忆方式。凡是在舞台上突然出现遗忘,这种意外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背谱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所以要想在舞台上不发生演奏的记忆错误或混乱,给自己带来紧张,那么就要从平时的练习中踏踏实实做起。一般手风琴学习者的背谱方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动作记忆。这种记忆方法主要是依靠肌体和手指,是弹奏动作经过无数次重复,会由生疏到熟练,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以动作的结果而言,是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的不停顿的转变与连续。这是一种“定势记忆状态”,是在背奏中自然产生的。这种记忆是最不可取的一种记忆方法。因为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如果出现一处意外,那么整个记忆的“链条”就会中断,演奏者必须有充分的能力和准备在短促的时间内把手指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上,否则会使演奏者更加紧张,因此这种方法我认为并不值得提倡。

第二种,谱形记忆。这种方法是背奏的另一种方法,即以乐谱的形象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演奏者把乐谱中的一切都“复制”在脑子里,乐谱的每一页都能熟练的“默写”出来,甚至会记得乐谱是如何一页一页翻过去的。如果把谱子记忆到这种程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忘谱了,而这种方法只是背奏的一种辅助方法而已,因为只有形象思维非常发达的人才会做到,一般人是无法达到的。

第三种,利用音响效果强化记忆。

这是将效果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用耳朵听声音,心中想着音乐,可以帮助手指随意做出正确的演奏动作,可以把音乐组织体与其所产生的效果结合起来。

第四种,分析记忆。这种记忆方法主要依靠大脑对作品的分析,包括曲式结构、调整布局、和声进行、织体变化等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大脑对曲子分析得越细致、越深刻、越透彻,记忆就会越牢固。我认为这是最可取的一种记忆方法。

以上几种记忆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演奏者要针对自己的记忆方式找出原因,建立起一个牢固的记忆网。

3.3 演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个成功的演奏者在上台前就应该作好生理和心理的充分的准备,做到体力充沛,胸有成竹。生理包括营养补充,临比赛前一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演奏前一小时或半小时进行适当的练习,使手指和身体都进入最佳的演奏状态。心理包括:演奏者对曲子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能够特别熟练的背奏出旋律、音阶,而且节奏、速度要反复练习,不能有任何错误。演奏者上来前要对自己有信心,信心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肯定,是一种预料自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并准备为之奋斗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来源于充分的练习和对演奏曲目的的熟练掌握,更来自于对自己的鼓励,这种自信心对演奏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要想到自己站在舞台上,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把所有观众都征服,有这样的信心基础才能摆脱紧张,创造出美好的瞬间。

上一篇:成都地区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地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