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韦庄词的清丽风格

时间:2022-07-02 06:41:21

浅谈韦庄词的清丽风格

内容摘要:韦庄词向以“清丽”著称,究其词风,“清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浅易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清新疏朗的意象、清晰简明的结构等。

关键词:韦庄 清丽 风格 语言 白描 意象 结构

历来评论家评价晚唐词人韦庄的词时,多用一个“清”字:“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①、“端己词清艳绝纶,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②、“韦词着色清淡,多自然秀发”③,清淡、清空、清艳,落脚点全在“清”字,“清”也的确是韦庄诗词的重要特征。韦庄词的“清丽”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浅易的语言

语言的晓畅明白、通俗自然,是韦庄词同以温庭筠为首的花间词人的一大迥异之处。韦词用质朴素淡的言语,刻划明丽如画的艺术形象,抒写真挚热烈的心灵情感,给人一种质朴清新、自然淡雅的感觉。试看其《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徉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这两首词是用两首小令叙写一件事的“联章体”,其一从女子的角度写她对“去年今日”分别时刻的回忆,其二紧承前首,描写男子在梦中与情人相会,一梦醒来又悲不自己。这两首词,状人写情,刻画细腻,语言浅近,几如白话,乍看是平淡无奇,细加品味方知隽永之趣。徐士俊在《古今词统·引》中,说它“冲口而出,不假妆砌”。“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二句纯用白描,摹写细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评论这十字“写别时状态极真切”,这一联也成为词苑奇葩。

再如《荷叶杯》第二首: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整首词不假修饰,不用曲笔,情景逼真,语淡而悲。先忆当年花下初识,次忆晓莺残月相别,再写如今天各一方,无由重聚。如此娓娓道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无限忆念之情,语浅情深、语短情长。

韦庄的词中,浅易的语言风格随处可见。例如:“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谒金门》)、“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谒金门》) “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清平乐》)、“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清平乐》)等等,语言清新,着色清淡。

二.白描的手法

白描在文学创作上,是指用极简练的笔墨,不加色彩的修饰,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唐圭璋曾对此做出评价:“至于韦庄词,主要是接受了《诗经》以来民歌中传统的白描手法,尤其是《古诗十九首》中文人诗运用语言的成功的范例,给韦庄启发很大,做到了以明白吐露见长,从而也开启了文人词以白描手法直抒其情的新的道路。”④

例如这首《清平乐》: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悄魂。

客居他乡,寂寥南陌,丝丝细雨淅淅沥沥,梨花洁白燕子低飞,一派明丽的春色中唯有词人怀抱着深沉的离愁。此处的白描粗线条地勾勒出主人公的精神面貌,不加过多的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悄魂”几个动作,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再看他的另外一首词《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写有五首《菩萨蛮》词,这是第二首。词人从景、人两个方面极力赞美江南,江南的碧水春光、听细雨敲打画舫;而江南的人物更是秀美,皓腕凝脂、人美似月。词人身处如此美丽之江南,似当心满意足,临了却跌出一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曲折委婉地传达出他对故乡的一片思恋之情。一个“莫”字、一个“须”字将他对离乱中的故乡的惦念及归乡不能的无奈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用语劲直激切,似直而纤,似达而郁,充分体现了韦庄用淡笔写浓情的艺术表现力。

再如《谒金门》描绘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心态:“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有个娇烧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暗挑残烛,点明了她的彻夜难眠;闲抱琵琶寻旧曲,衬托出她无望而又强作希望的心态;“远山眉黛绿”既表现了她的美丽,又包含着她的哀愁,描写细腻,十分传神。

三.清新疏朗的意象

韦词中多用山月水风、莺雁杨柳等自然意象,如《菩萨蛮》五首中用到的意象主要有残月、春水、花丛、桃花、花枝、柳、斜晖、鸳鸯、黄莺等。这种例子还可举出很多:“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归国遥》)、“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菩萨蛮》)等等。韦庄在词中把女性置于大自然中,摆脱了浓艳的富贵气的束缚,以舒畅、淡秀的笔触去描写她们的音容,抒发她们的情怀。

韦庄的很多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主要表达对故乡、对恋人、对人生的悲哀伤感之情,就大量使用具有凋零衰惨意味的意象,这些意象是黄昏、日落、残晖、残月、月落、落花等,在他全部的54首词中竟出现了30处之多。其中用的最多的是残月、月落,有16例之多,都是与相思联系在一起的,如“残月出门时”(《菩萨蛮》)、“惆怅晓莺残月”(《荷叶杯》)等、“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思帝乡》)、“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酒泉子》)。

另外,韦庄词中的意象运用比较疏朗而不密集,试以《清平乐》为例: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雨。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沽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耐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窠。

词的内容是一个女子思君春暮不归,触物伤怀,至于泪水涟涟,相思甚苦,魂牵梦绕,梦醒之后,只好独把金针,愁绣鸳鸯,以排遣思恋之情。词中出现的意象计有琐窗、春暮、梨花、雨一类的场景意象,红泪、梦魂一类的情绪意象,金针、鸳鸯、双窠一类的绣工意象,层次清晰,境界开阔,用笔清丽疏朗,情感直接明快。

上一篇:关于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系统消防安全技术措... 下一篇:基于课堂生成的高中语文教学预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