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

时间:2022-07-02 06:14:58

分析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

一、强化宣教提高认识

学校要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逐条对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规范的具体要求,明确它蕴含的道理;要在学校宣传栏、校门口、草坪上、道路旁、班级宣传栏等地方设立行为规范提示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要通过理论测试、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熟记规范,认同规范,并逐步把规范内化为日常言行。

二、对照目标强化训练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行动是达成目标的关键。为使行为规范的养成落到实处,我们必须遵循知行统一、循序渐进、抓实抓细、他律与自律的原则,严格按照目标从小处入手,逐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涵。

三、严格督查增强实效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行为习惯就像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条“新索”来自督查。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督查机制,组织德育处、年段长、班主任、班干部等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督查工作,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年段集会、班会课等时间,时时处处提醒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做好督查整改工作。

四、严格考核奖惩激励

要让学生清楚自身行为习惯的好与坏,考核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要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每月由班主任组织,通过自评、小组评定、班主任评定等方式逐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并评定等级。通过小组讨论、班主任寄语等形式,对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我们不仅要通过评选“文明之星”“道德之星”“美德少年”等活动,对行为规范做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也要对常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进行必要的惩罚,以矫正其不良行为。

五、自省自律内化规范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省,要以行为规范的“标兵”为榜样,反思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促使自己努力赶上;反思自己或别人的不良行为,吸取教训并努力改正,使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又细致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期的精雕细刻。

作者:温超峰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路径初探 下一篇:研讨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