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

时间:2022-07-02 06:10:29

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

摘要:自2010年开始,国际融资租赁业开始逐渐复苏。亚洲和新兴市场强势增长,逐渐成为抗危机主力;美国融资租赁市场总量领先,有逐渐回升的趋势;欧洲融资租赁市场整体低迷,复苏乏力,德、英市场触底反弹;日本融资租赁市场复苏之路艰难,服务和交运设备或成主力。我国融资租赁市场自2007年银行重新经营租赁业务开始,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期,虽然有迹象表明国际金融危机使行业结构调整期提前,但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快速增长仍在继续。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融资租赁;新兴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116—05

国际金融危机使信贷、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业普遍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复苏乏力。但近年来,现代金融业中的融资租赁业却呈现强劲的复苏势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融资租赁市场开始经历变革,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市场在并购与重组中经历结构调整,而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中,高速增长的融资租赁业在全球的份额不断扩大。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累计的潜在风险不断显现。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和繁荣是健全金融体系、深化金融结构调整、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成果。国际金融危机后正值国际融资租赁市场格局发生变革的机遇期,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新特点对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借鉴。

一、国际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融资租赁行业于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速成长。1978~2007年间,融资租赁交易额从408亿美元攀升至7804亿美元,年均增长11.3%,高于同期全球GDP6.9%的增长率。但2008年后,国际租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下滑严重,出现增速低于全球GDP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情况(见图1)。全球融资租赁市场继2009年创纪录下跌23%之后,2010年新增业务量增长10.7%。这种止跌回升主要得益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欧美等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复苏。总体看,国际融资租赁市场呈现如下新趋势:

(一)亚洲和新兴市场强势增长。逐渐成为抗危机主力

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融资租赁市场的影响较小。危机前,这些国家的融资租赁市场大多规模有限,危机后却强劲增长,不仅迅速扩大了全球市场份额,而且成为全球止跌回升的重要力量。2009年是危机后融资租赁市场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在全球前50大融资租赁市场中,只有8个国家实现增长,其中4个国家来自亚洲,非洲2家,南美和北美各1家。在此背景下,亚洲融资租赁业务额实现2.4%的增长,并于2010年实现新增业务和全球市场份额的双增长,分别为31.7%和24.1%。2010年全球前50大融资租赁市场中增长前10名的国家50%来自亚洲,其余5个来自南美洲、欧洲和非洲。

现代融资租赁业在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相对滞后,但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迅速。危机后,在欧美国家融资租赁业务负增长情况下,新兴市场中有16个国家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8个国家增长率超过25%。在2008年全球融资租赁业排名前50位的国家中,新兴市场国家有28个。危机后,中国以年均50%多的增速,成为排名前十且位次不断上升的唯一国家;2008~2010年增长率分别为87.5%、86.7%和50%,在全球租赁市场的排名逐年提高,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国际金融危机后三年间,俄罗斯在全球融资租赁市场的地位先降后升,2009年下降60.4%,世界排名从第七降到第十;2010年上升131%,排名回到第七位。俄罗斯的国有租赁公司一直是其新增业务量的主要贡献者(超过50%),其中铁路货车租赁资产三年分别增长12.5%、27.3%和40%。韩国是亚洲融资租赁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2009年新增业务量下降25.6%,但在全球大幅下跌背景下,其全球排名上升3位到第15位。2010年尽管新增业务量上升45。4%,但位次下降到第16位。同期,租赁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交通、医疗和计算机设备的市场份额逐渐增长;机械设备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其国内市场份额与高峰时近60%的地位相去甚远,2008年和2009年接连下降到19%和12%。

(二)美国融资租赁市场总量领先,有逐渐回升的趋势

美国融资租赁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大幅下滑,但总量仍保持领先地位,并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实现止跌回升。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2009年融资租赁交易额为1739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4.8%,市场渗透率为17.1%,但其交易总量仍位居第一。美国融资租赁行业2010年开始恢复增长,且已连增三年,2012年其融资租赁额首次超过危机前的峰值。由于美国融资租赁市场相对成熟、基数大,租赁市场的增幅仍将保持温和上升态势。

美国融资租赁业在整体稳定增长的同时,行业结构发生变化。在出租人结构方面,2012年美国三类出租人的投资增长率差别较大:银行类超过50%(达479亿美元),厂商类为31%(约296亿美元),独立类为18%(合174亿美元)。比较而言,2011年增长率排名依次是独立类、银行类、厂商类,分别增长19.7%、19.3%和和10.5%。随着行业中退出和并购的发生,许多美国资深出租人开始担心行业正在出现结构性变化,但大部分人相信,并购重组将会产生新的增长模式。

(三)欧洲融资租赁市场整体低迷,复苏乏力,德、英市场触底反弹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下,欧洲大部分国家融资租赁市场持续低迷,但2012年开始英国和德国的投资市场有所增长,其中融资租赁市场增长较大。德国是欧洲最大的融资租赁市场,危机后率先实现增长。2012年其投资总额为493亿欧元,比2011年略升0.5%。在总投资中,融资租赁的比重有所上升,占企业对外融资的53%。尽管危机前德国融资租赁年均增长15%,但仅2012年上半年,德国新增租赁就增长3.6%,达203亿欧元。从租赁设备结构看,复苏并不平衡。在新增投资中,汽车租赁同期增长8.4%,办公和信息通信设备仅增长10.7%,生产设备则下降1.1%。考虑到各设备市场的差异,生产设备由于2011年增长21%,2012年增长率略降可以理解。但信息通信设备的增长率不高则值得注意,因为在企业投资动力不足时往往最先减少此类投资。在英国,尽管经济总体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在,但英国融资和租赁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其企业总投资增长4.8%。2012年10月新资产融资额为19.3亿英镑,同比增长17%。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投资领域较广,包括厂房和设备、汽车、商用车、信息通信及商业设备。从融资租赁市场结构看,目前主要出租人如英国ING租赁公司在2012年12月宣布没有新的租赁业务发生,并降低了资产组合多样性,同时又有另一家大银行为了平衡资产负债表而减少相关业务。此类事件虽然在初期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新租赁公司的出现,这类事件更多的反映了新公司进入市场的契机。

(四)日本融资租赁市场复苏之路艰难,服务和交运设备或成主力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较晚的国家,但在亚洲国家中发展最早。国际金融危机前,日本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在交易规模和产品创新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市场渗透率维持在10%左右,2004年日本租赁交易额达744.1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和2009年融资租赁规模分别下降到670.1亿美元和532.5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2010年在亚洲整体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日本下降6.6%,全球排名第四。从融资租赁设备品种看,下降最多的领域是工厂和建筑设备,分别下降59.6%和39.5%。截至2010年9月,信息与通信设备占设备融资租赁交易总额的份额最高,为36.2%。国际金融危机后,尽管日本融资租赁市场仍在谷底徘徊,但汽车租赁却保持了一贯以来的危机免疫力。2008年,全国租赁车为304万辆,占新车销售的12.5%、汽车保有量的3.84%;短期租赁车为37.7万辆,同期出租汽车仅27万辆。

二、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特点

(一)现代融资租赁的经济功能日渐多样.抵御危机能力逐步增强

各国积极开展现代融资租赁业务的重要原因及融资租赁在这些国家长期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融资租赁不仅是一种契约交易形式,而且对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贡献: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能促进投资和国际贸易均衡,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速设备流通,刺激金融创新,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各国融资租赁的多样化经济功能是逐步实现的。随着融资租赁业的不断发展,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及金融环境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在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初期,厂商租赁公司占主导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前中介类规模最大,而危机后银行类份额跃居首位。可见,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初期,租赁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满足紧缩财政下企业完成军品转民品的生产和销售任务需要,因此厂商租赁占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美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满足各投资主体在技术改造、投资、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融资租赁产品不断创新。同时,在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下,各类租赁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而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复苏乏力,租赁行业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导致资金相对充裕的银行类租赁公司成为行业的主要力量。

世界融资租赁业自产生以来,已历经多次危机。总体看,相对于其他金融行业,融资租赁业受危机影响较小。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时,融资租赁业受到的影响甚微,而欧洲和日韩融资租赁业表现迥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后,融资租赁业整体复苏乏力,但汽车租赁市场却一直保持稳定。由于各国内部不同产业发展周期和阶段差异的存在,融资租赁业可通过行业多样化有效抵御危机的影响。

(二)融资租赁产品不断创新

各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和应对危机的基本手段,不是放弃金融创新,而是不断创新更好地融合工业、余融和贸易的租赁产品,创新是实现融资租赁多样化经济功能向多样化产品结构转换的唯一途径。租赁载体的多样化和租赁业务范围的国际化扩展,与租赁形式的多样化相辅相成。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美国和日本的“武士租赁”对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出口做出积极贡献。而我国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开创的“保税租赁”,不仅开创了中国租赁企业飞机租赁业务的新领域,而且成功打开了一直为国际租赁公司垄断的飞机租赁市场。在租赁产品创新的同时,各国租赁企业都注意及时将创新产品进行流程和管理的标准化。如,美国许多租赁公司提供的租赁咨询服务就是介绍某些租赁业务开展的步骤、流程和所需信息通信系统。目前,各国租赁形式都很丰富,概括而言主要有融资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回租赁、联合租赁、软件租赁等。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租赁在发展初期增长较快、成熟期相对稳定;信息与通讯设备和服务类设备租赁是目前增长较快的领域。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产品结构中,飞机和船舶的经营性租赁较多,但短期的利润空间有限。大型设备中以工程建设、能源、轨道和医疗设备为主,其中除工程建设类设备受危机短暂影响后于2010年开始增长,其他业务发展较快。由于我国二手设备市场相对发展不足,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同,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我国的融资租赁产品仍集中于制造业。

(三)融资租赁的出租人主体日渐多样化和专业化,银行类租赁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而稳定

全球融资租赁市场的出租人主要有银行类、厂商类、专业类和中介类四大类。各类出租人各具优势,但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国家。各国的出租人结构与该国经济结构和金融业发展状况有关。首先,出租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密不可分。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部分大型租赁公司开始剥离一些租赁业务,对整个行业造成短期负面影响。新租赁公司或小型公司不断涌现,大公司的退出成为小型公司发展的重要机遇。正是由于市场中存在多种租赁公司,既将负面影响短期化,又通过出租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调整为行业长期发展积蓄动力。其次,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出租人主体的多样化,也有利于不同租赁公司开展多样化创新。在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持下,多种租赁公司、多样化产品的激烈竞争,形成了严格的市场监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进入门槛较低而可能产生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租赁公司的多元化。再次,各租赁主体多样化的租赁资产管理需求更有可能推动租赁资产交易。如,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租赁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不同租赁公司间、租赁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租赁资产交易,从而有利于租赁公司灵活配置和管理各自的资产负债组合,降低租赁公司及整个行业的风险。

银行类租赁公司是各国普遍存在的出租人,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中相对稳定的交易主体。银行类租赁公司往往在享受资金优势的同时,也接受更严格的监管,为充分发挥其优势提供了必要的风险保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银行类租赁公司一方面具有融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母行或集团的严格风险控制和审慎政策,也影响到其新增业务的发展,如美国2010年银行类租赁公司新增业务下降0.9%。

(四)对融资租赁的扶持由多到少,监管主体由政府到市场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融资租赁业发展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但就融资租赁四大支柱(法律、税收、会计、行政法规)而言,各国租赁发展环境的演变存在一定共性:发展初期对融资租赁持支持和扶持态度;随着各项支持措施的完善,监管日趋宽松,逐步让位于专项市场调节。环境的整体演进因出租人类型和发展重点而有所不同。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对融资租赁认知程度的增强,对融资租赁支持的重点从出租人转移到承租人。如,在发达国家租赁业发展的初期,普遍推出税收减免、加速折旧、优惠信贷和租赁信用保险等政策,出租人通过将部分优惠收益转移给承租人,增加融资租赁的吸引力,推动了,出租人业务和投资的发展。

三、启示

比较国际融资租赁市场危机前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一)加强行业分析,配合企业技改和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调整承租人的行业结构

根据不同行业承租人和制造商的特点,综合配置融资租赁的多种经济功能,开发适合的融资产品,是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基础。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在投资需求高涨、信贷需求紧张时,应扩大市场规模、培养和增加社会融资租赁意识;在投资需求不振、信贷环境宽松时,应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增强租赁产品的多样化服务功能,融资租赁企业应与承租人、制造商及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在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融资租赁行业的结构调整是其抵御危机负面影响的重要方式,租赁多样化的经济功能使租赁行业的结构调整更容易展开。

(二)推动融资租赁产品创新,强化服务能力,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在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以推动经营租赁、开发和丰富轨道交通类租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方向,重点包括:加强二手设备市场建设、增加租赁专业人才和团队建设、从全球产业价值链角度加强对核心产品和创新产品的研发。在产品研发的同时,通过流程和产品的标准化,明确不同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核心资源和标准化资源有效区分,推动租赁咨询服务业务的开展,从而进一步丰富租赁产品,从而提高融资租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出租人主体建设,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多样化、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

现阶段,我国应从三方面加强出租人主体建设:第一,出租人主体多样化。这是更好的配合和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增强租赁产品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分散和控制租赁资产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第二,各类租赁公司应在资金来源、产品创新、资产负债结构匹配三方面,坚持实施差异化、多样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加强银行类租赁公司建设。发挥金融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在适当监管之下,进一步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

(四)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

在法律方面,应加强对租赁物权的确认和保障。在税收方面,应采取有利于出租人业务拓展和投资的税收政策,如投资减免所得税政策。此外,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过渡期,应制定不增加出租人税负的过渡政策。目前,我国对租赁主体监管不一致,存在多头监管和监管口径不一的问题。应在考虑不同出租人主体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致而有侧重点的监管政策推动整体环境改善。

(五)强化融资租赁行业的自律监管,保障融资租赁行业协调、有序、高速发展

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类型的融资租赁企业纷纷进入市场,如何在这种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有序竞争应成为今后行业建设的重点。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成长。这样,有助于与国际行业协会和租赁公司进行沟通与合作,为增强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有效途径。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下一篇:“爱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