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时间:2022-07-02 05:11:03

浅谈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摘要:高中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课堂是开发新课程的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模式,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介绍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学习;高效课堂;方法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我有如下几点做法:

一、教师和学生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教师要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在封闭的指令性课程模式中,本应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教师,其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与灵性,学生自然就不会很喜欢,这样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

二、教师备课要扎实,学生预习要充分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开展新的内容。其次,教师要认真地去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好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

三、高效课堂要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人,而非局外人或看客,问题情境就像一个无形的线索一样牵着学生去学习本节内容,以寻求最后的答案,这样即使课堂内容很多,学生也不会有很杂很乱的感觉。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把问题情境故事化

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可以把教材中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觉得所学知识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3.把问题情境活动化

学生对自己通过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记得最牢的。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于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四、高效课堂要注重建构知识的条理性

高效课堂的课堂容量比一般的课堂要大一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使所学的知识有层次感,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科修养和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大学的专业选择和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高效课堂中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老师绝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数子十过,莫如赞子一长。”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也不要开始就对他们泼冷水,找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进行表扬,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你的课了。当你上课时,他们会怀着一种期待兼被肯定的心态来等待老师进入课堂,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表扬学生并不局限于学习这一个方面,他们在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亮点都可以用来表扬。比如,我上课时,有一个女孩不好好听讲,在底下画画,无意间,我发现她竟然偷偷地画动漫,而且画的还是我,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夸她的素描很好看,是不是小时候练过,这之后,她上课就慢慢地认真听讲了。只有当老师和学生之间达成一种很好的默契时,课堂氛围才会变得非常活跃,学生才会轻松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一提到高效课堂,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师,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老师是课堂的实施者,学生只是接受老师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老师累,学生更累。高效课堂是教师创设的一种课堂情境,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这个情境中相互呼应,共同开发探究课程资源,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效课堂重在领会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新课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高效课堂是开发新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认真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巧敏.浅谈历史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成才之路,2008(05).

[2]王丽莉.新课程中教师课堂行为与角色的转变.继续教育研究,2006(04).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教师远程培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