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方法小议

时间:2022-07-02 04:46:06

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方法小议

整体感知课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教师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是在教师解题、学生读题之后,分析理解课文之前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能为生字词教学及分析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常见的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有默读、轻声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为了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来了解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情况。同时,初读时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指名轮读课文时,要了解课文内容,精读则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读,教学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风筝》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在给了学生足够时间阅读课文之后,便结合学生初读时体会到的快乐心情,抓典型词句,引导细读揣摩,涵泳品味其间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而在学生有所感悟后再读课文,这时文本的语言就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而转化成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鲜活的语言。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朗读使学生语言的积累水到渠成。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老师也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轮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以评促读等,使得整个课堂上是书声琅琅。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课文按照“擦火柴―幻想―灭火柴”的顺序来叙写。教学中不能花大量时间推敲字词,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体验性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朗读感知课文

教学中,教师指名一个或几个同学分段读文,把课文从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教师在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读错的字正音,还能知道学生是否读破句子、读错语调等多种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这种感知课文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它需要学生用眼看、用嘴说、用耳听,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课文。

3.让学生听课文配音朗读

在讲读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听课文配音朗读,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感知课文,还可以模仿学习课文的普通话朗读。配音朗读在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语速、语调、轻重音等处理方面都是学生朗读的样板,学生听后就会对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使用这种方法,易于培养他们朗读课文的能力,同时也为分析讲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时,播放配音朗读,全文行文流畅,平实优美,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一个“爱”字,学生听后都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深深感动,从而乐于学习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文,认真领悟课文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用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范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看到他的矫健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一句时,教师应用哀婉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因为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再也看不见了,从悲哀中回忆失去的欢乐,使人更加悲哀。让学生明白这样读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投入地朗读,从而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和自己的朗读中激发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5.播放动画感知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叙事类的课文和古诗,这些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并研究怎样利用好语文课本中的这些文本,怎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例如,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样,教师把课文静态的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精彩画面,就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6.播放课文歌曲感知课文

歌词类课文,如《欢庆》《快乐的节日》《长城和运河》《一株紫丁香》等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为该课文创作的歌曲。这样寓教于乐,用优美的音乐旋律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高品质地感知课文。

7.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知课文

教学《日月潭》这一课时,我抓住“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砍杀恶龙、化作青山、为民造福”这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朗读,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朗读情况,又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事梗概,真是一举两得。此外,还有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朗读课文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总之,整体感知课文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经验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根据课文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体感知课文的有效方法,有时还能创造新的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从而为创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服务。

以上浅见,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文学道小学)

上一篇:写好中国字,让美在笔端绽放 下一篇:海量阅读让孩子放飞阅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