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

时间:2022-07-02 11:43:58

石化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

【摘 要】 石化行业作为高风险、重污染的行业,它的生产经营与社会环境及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信息能够客观、及时地进行披露,研究目前石化类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从中找出问题、提出建议,对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信息披露内容、完善信息披露方式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石油资源不断减少、油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支柱产业,具有生产线长、生产过程复杂、产品需求涉及面广等特点,它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石化行业的生产经营与社会环境及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高风险、重污染的行业。这就决定了它既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导力量。为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污染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科学评价与监督,以石化类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为研究基础,建立和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十分必要。

一、样本选取

首先,从沪深证券市场中随机选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沈阳化工、茂化实华等30家石化板块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其次,选取10个主要项目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基础,对样本公司2006—2010年的年度财务报告、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一)信息披露比例

在选取的30家样本公司中,涉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上看,石化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比例是较高的。这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注重环保形象、证券市场投资者对环保的关注等原因密不可分,这些因素促使企业逐步开始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加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二)信息披露质量

从信息披露质量来看,样本公司中多数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表达简单、笼统、分散,并有一定倾向性。如因缺少规范的环境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依据,使部分信息只能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因没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要求,企业常常只披露正面信息,而回避不利信息,使同类企业之间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减弱,减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信息披露内容

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尽相同。通过对上市公司披露内容的分类、整理,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较多的内容归纳为10个项目,主要有:1.环境政策和目标;2.环保补助;3.三废排放量;4.绿化费;5.环保技术及设备改造;6.节能减排收益;7.排污费;8.资源补偿及治理费;9.环保管理规章制度;10.资源能耗及利用率。以此为基础,得到2006—2010年样本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披露项目1的26家,占样本公司的86.67%;披露项目2的占60%;披露项目3的有33%;披露项目4、7和8的企业分别占13%、30%、77%;披露项目5的有73%;披露项目9和10的均有40%。在样本公司中,涉及上述10项内容的公司数及披露项目数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出,多数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均不够全面。在10项内容中,披露6项及以上信息的公司12家,只占40%;可见,大部分公司披露的项目较少、不完整,多集中在环境政策和目标、环保补助、绿化费、排污费等内容上。

(四)信息披露方式

通过表3可以看出,石化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各异,出处有别。有的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96.67%的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部分企业在重要事项中披露,也有单独在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而多数公司是采取多种渠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披露的,说明上市公司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存在问题

(一)披露的质量有待提高

上市公司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从样本公司的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反映的情况来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还有待提高。由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受企业利益的影响,因而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使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忽视了对其环境行为及其影响的关注,也难以正确评价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削弱了社会对公司生产经营的监督作用。

(二)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完整

我国石化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如图1和表2所示,从归纳的10个指标来看,大多数企业披露的项目较少,不够全面、完整,并且大部分企业只是对存在的某些环境信息做简要说明,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的信息需求。

(三)披露的方式缺少规范

石化类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繁杂,如表3所示,既有将独立的环境年报公布在公司网站上的,也有包含在财务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而且大多数企业仅仅只披露了一年或两年的数据,使所披露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四、建议

(一)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外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规范、全面,这与它们具有的较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众积极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环保总局也建立了公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但是相比而言,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为加快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我国应大力加强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

(二)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政府环保机构应对企业的环境管理责任有明确的认定。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在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之后,政府做了许多努力来鼓励和督促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在我国尚没有明确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情况下,政府环保机构应当明确企业环境管理的范围,使企业在进行环境管理时可以有的放矢。同时,呼吁企业管理者及职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全面客观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三)充实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政府环保职能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应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明确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对环境政策和目标、环保成本、环保收益、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披露要求,不仅披露定性信息,还应增加定量信息的披露。石化类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环保政策和目标;环保设备及技术投资;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情况;员工环保技术培训;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影响而形成的奖罚;政府的环保补助及企业因自己的环保行为而获得的收益等等。另外,企业可以逐步建立预防成本的预测数据,从而降低环保成本。

(四)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在信息披露的方式上,可借鉴国外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完善目前以文字叙述、表外附注形式披露的模式,增设相关以货币形式计量的环境会计科目,实现传统会计信息与环境会计信息相结合的综合披露方式。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分析系统,如环保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资源生命周期分析等模型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以达到促进企业全面自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目的。同时,注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静层面的结合,如环境诉讼、奖罚、环境投资等对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有影响的信息。

总之,为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促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政府及环保机构应尽快制定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准则和指南,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等做出合理的规定,石化类上市公司也应当充分认识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供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窦巧梅.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原因分析[J]. 商业经济,2010(8).

[2] 李劼.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李艳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向春华.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Michael John Jones.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J]. Accounting Forum: Adelaide,2010,34(2).

上一篇:碳会计确认、计量及具体业务处理规范浅探 下一篇:老板们的信仰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