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时间:2022-07-02 07:31:55

如何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摘要】社会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于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就使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教学标准的改变上。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辅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首要责任。下面我们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具体谈一谈如何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关键词】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2-02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其已被正式提上了教育的日程。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要求。因此,为了迎合教学标准的改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应当从老师的教学思想做为着手点,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摆正自身的地位,从教学的主角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进而深入的了解学生,挖掘出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

一、老师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之中,老师始终是教学的主角,教学是以老师为核心展开的。但是教育标准的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的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可是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实行了很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有很多老师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倚老卖老”的心理,认为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本不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还有一部分是感到麻烦从而不愿进行改革,由于这种教学思想的存在,使得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还普遍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将现成的答案交给学生,完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地位。因此也就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语文语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所以,要想凸显学生的学生主体性地位必须要改变老师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

提高老师对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效性的体现。要明白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主体性的差异的,虽然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的储备量不同,出现不一样的学习成果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引导让他们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上的竞争,提高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老师只有认清、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辅助者、引导者,才能进行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就是说老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条件。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新课标的实行下,老师应该迅速的适应教学角色的转变,从教学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协助者,充分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承认他们之间存在的个人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有效的激发他们对于学习高中语文知识的欲望,通过日常的教学,使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和学生成为朋友,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师生之间能够和谐共处。此外还要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年龄上的特点,把握他们的情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消除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效绩心理。对于每一学生都要公平对待。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关注,使他们能够明白老师良苦的用心,进而产生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认识到自己才是学生的主角。这样一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是决定一件事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的。没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在学习上就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学习如逆水行舟,若是只靠三分钟热度,终将被排挤出力争上游的。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其人情自身主体地位的关键。加强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不仅对学习具有有效的帮助,更是会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在学生情绪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时,应当合理的运用语文中的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战胜心中的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力,通过语文教学中刻画的饱满的人物性格来刺激他们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通过对学生深入的了解,挖掘学生内心需求

通常,学生的内在需求都会通过他们的动作、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对学生行为的动机进行良好的把握,就能进一步制定出符合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观能力。挖掘学生内心的需求,能够帮助他们完善个人性格,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为重要的内驱力,因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将他们的内心需求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他们的内在需求,使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向着更完善、更好的趋势发展。

总结: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教学的主要责任。要想更好地承担起这一责任,首先就要彻底改变教育者传统的教学思想,摆正自己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挖掘他们的内在需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占有的主体地位,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月仙.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体品质[J].山西教育(教学),2011(01)

[2]许云祥.浅议英语课堂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05)

[3]代吉兰.素质教育下英语自主学习初探[J].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4]杨兆香.谈初中化学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J].学周刊,2011(21)

上一篇:探讨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下一篇:谈学生英语学习主要困难和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