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式教学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02 05:04:46

逆向式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逆向式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但在理论研究上却遭受了“冷遇”。该文以逆向式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基本内涵,重点讨论了其实践过程的一般范型,并对逆向式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逆向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35-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07

长期以来,关于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学术界基本上采取了从无到有、从设计到产品的正向思维理路,并逐步形成了发端于教学分析、经由教学决策活动以及对教学设计结果进行评价等前后相继、较为稳定的设计程式。其潜在的基本假设是,所有的教学设计活动都是基于“零起点”的,都遵守从无到有、从设计到产品的游戏规则。其中,创新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末。

然而,在教学设计实践中,特别是来自课堂教学的大量实践事实表明,现行的教学设计模式,不论是以教为主的设计程式、还是以学为主的工作流程、抑或主导一主体型教学设计活动步骤,都无法或无法完全对一种日渐流行的逆向式教学设计现象给出合理地描述、解释和提供合适的理论指导,致使该教学设计活动长期处于自为自发状态而缺少理论关怀,实践效果亦不甚理想。为此,本文特别以逆向式教学设计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积极借鉴已有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构成要素、一般活动程式及主要特征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逆向式教学设计为何

要探究逆向式教学设计为何,可以从关于教学设计的一般或通常性认识入手,在分析、对比及比较中揭示、显现出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实然状态”及关键性特征,即完成对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基本认识。

事实上,纵览关于教学设计的一般概念或通常性理论模型,不难发现,尽管人们在对教学设计概念地界定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关于教学设计活动模式的研究结果亦精彩纷呈,莫衷一是。但总体来看,无论是将教学设计视为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还是创设及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抑或是一门设计科学”…,学术界关于教学设计一般活动过程地判断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从无到有、从输入到输出、从设计到产品的教学方案创新过程:教学设计首先发生于对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学习需求等先决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和考察,而后再根据教学分析的结果,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最后是对教学方案做进一步地评估、修改和完善。所以,尽管受到了不同学习理论、教学原则的指导,各种教学设计模式在具体、微观结构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构成了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主导一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等多种实践范式,但在基本层面上却是高度一致的,即“教学分析活动、教学决策活动和对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活动”构成了教学设计的三大基本环节。

然而,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做贴近、细微地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崛起,特别是大量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产品藉由网络媒介获得公开和实现共享,教学设计“零起点”的游戏规则被彻底打破,一种类似于在现代工程技术领域惯常采用的“逆向工程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采纳,成为他们设计、开发教学方案的基本方略。所谓逆向工程技术,就是“直接以先进产品设备的实物、样件、软件(包括图样、程序、技术文件等)或影像(图片、照片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产品设计方法学、系统工程学、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挖掘、消化和吸收蕴含在其中的涉及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原理和知识,探索及掌握其关键技术,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相应地,所谓逆向式教学设计,就是指广大教师直接以同类先进教学设计方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先进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挖掘、消化和吸收蕴含在其中的设计知识、方法及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人方案进行二次开发,以生成创新教学方案的教育技术过程。

显然,从本质上讲,逆向教学设计实际上是重用了已有的设计知识,是在重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和创新,因此,它与我们目前所确证的、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认识和看法,明显不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教学设计不再拘囿于“以教学分析为起点一进行教学决策、编制教学方案一对教学设计的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改”等常态化实践模式,而是直接以他人先进教学方案作为研究对象一在汲取他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整合自我经验一对他人方案进行再设计一生成能够满足自我教学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案。因此,逆向式教学设计也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从无到有、从输入到输出、从设计到产品的教学方案创新活动,而是对已有教学方案的“再设计和再创新”,它遵循的是从有到新有、从输出到输入再到新的输出、从产品到设计再到新的产品的设计思路。

本文拟对逆向式教学设计现象进行探究,这主要是因为,尽管逆向式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学实践领域表现得异常活跃,但在理论层面上却很少有人用一般性的说法予以提出,更从来没有人对其活动过程、实践步骤等内部机制做出过理论性地分析和讨论,致使逆向式教学设计活动长期徘徊于自发和自发的状态而理性不足、实践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其做理论层面的概括和总结。

二、逆向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对于逆向式教学设计一般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其难点不在于总结、梳理出其基本活动环节,以及对各个环节的“出场”次序、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说明。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在逆向工程技术的一般性研究中已经获得了清晰、明确地认识,即逆向技术过程一般应该包括:占有先进产品、对先进产品的拆解与研究、相关数据或信息的提取、创新设计与技术革新、开发出新的产品等基本活动步骤。因此,研究的难点将主要聚焦在:如何结合教学设计活动的目的、性质、任务、要求及特征,对上述各个基本环节重新进行界定和赋予教学设计方面的基本属性,使之能够准确反映逆向式教学设计现实,并为相关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1.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先进方案

逆行式教学设计主张,当教师在面对新的教学问题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立即身陷其中,投入研究和完全由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而是要首先进行“调研”,以搜索、占有、反思及借鉴其他人在解决同类或相类似的问题时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或办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以求得自己的问题能够获得圆满解决。所以,教学设计应该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共同”或“教学问题共同”等原则,从同类设计方案中精心挑选出若干先进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和进一步创新设计的“原材料”。

所谓教学内容共同,就是指他人教学方案所指涉的教学内容,同逆向式教学设计者(下文简称设计者)亟待处理的教学内容均属于同一课程的相同或相关章节,这些内容或完全相同(双方使用了同一教材),或基本相同(双方使用了不同的教材),因而设计者可以根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从众多教学方案中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案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所谓“教学问题共同”,就是指设计者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与他人教学方案所予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因而设计者主动选择这些教学方案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设计者除了遵循教学内容共同、教学问题共同等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外,他人教学方案的品质、品第、质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选择意向。在那些同类设计中的“佼佼者”,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同类设计中的“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一般为获奖的优秀教案),由于它们对于教学条件的把握、关于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加准确、合理和富有创建性,因而往往更容易受到设计者地“青睐”而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见图1)。而一旦学习对象获得明确,逆向式教学设计活动即开始向“研究先进方案,汲取设计养分”阶段发展。

2.研究先进方案,汲取设计养分

在逆向式教学设计中,欲由先进方案通过价值转换和增值,生成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就需要投入必要的资源和活动,即需要对先进方案进行再创新和再设计。而创新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是设计者对于先进方案要有充分地理解和认识。

一般而言,对他人先进方案进行学习和研究应该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首先取决于设计者的教学需要,因此,很难一刀切式地给出一个普适性的研究内容“谱系”,使之能够同时体现或反映所有设计者的实际教学需要。但总体来看,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仍需要特别予以关注(见图2)。第一,先进方案设计所赖以的教学分析基础研究,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研究、学习目标研究、先进方案所指向的教学内容及其类别、属性研究等。第二,对先进方案所蕴含的基本教学策略,诸如教学活动的编排次序、各个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所内隐的心理学依据和教学原则、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所选用的教学媒体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第三,对先进方案相适配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等。通过对先进方案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先进方案的示范和辐射性效应开始发酵,一方面,其所蕴涵的先进教学思想、精当的教学分析与教学判断、恰当的教学设施策略等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逐步为研究者所理解、同化和吸收,并对他们产生教学方面的启发和引领性作用:另一方面,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又构成了后续创新设计的认知基础,逆向式教学设计活动自然向创新设计阶段跃迁。

3.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创新设计

在创新设计阶段,教学设计活动的重心主要落脚在对先进方案的“再设计”方面,而设计者所面临的具体的、特殊的教学情境、教学条件同先进方案所适配的教学情境、教学条件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主观倾向性等各种因素就构成了对先进方案进行“再设计”的基本需要、事实根据和施策方向。设计者正是根据这些差异性以及个人的教学倾向性,来实现对先进方案进行再创新和再设计的。所以,在创新设计阶段,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分析、一个设计”等三个子环节。所谓两个分析,一是“自我教学分析”,即设计者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对自己所面临的各种教学要素,诸如学习者特征、教学需求、教学现实条件等关键实体所做的综合分析和基本判断;二是“对比分析”,即设计者将自我分析的结果同先进方案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查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共性特征和差异性。所谓一个设计,就是指设计者以对比分析的结果为事实依据,对先进方案施以调整和修改,使之向适配“自我教学情境、条件”向度发生转化,并最终生成创新教学设计方案。总的来看,创新设计的内容主要取决于对比分析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学目标做适当的调整或修改;(2)对教学内容做适度删减、增补以及对各个知识点的排列次序、呈现方式进行新的编排与处理;(3)重新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适当调整或重新安排等(见图3)。

4.试行创新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教学设计的先进之处不仅在于其每一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严谨、扎实的教学分析基础之上,而且,也强调通过评价、修改等措施以保证教学设计方案更趋合理和更能反映教学实际要求。一般而言,评价与修改活动应该贯穿于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始末。比如,在逆向式教学设计过程中,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各个环节所收集的事实材料、分析结果、实施策略等进行及时审视、反思、修改和完善,使每个环节都能够论证充实,决策到位;在按照一定程序完成各个设计环节之后,采用总结性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其成果进行集中的整体评价和进一步矫正修改。通过评价与修改,一方面,能调节教学设计人员的心理素质,调控,激发其创造的欲望和改革的动机。另一方面,又能够为教学设计者提供决策信息,使其不断逼近教学设计活动的价值基准,促进教学设计成果不断向更高层次甚至“完美”目标迈进。总之,关于教学设计评价环节的研究已相当丰厚,这些研究成果及经验,对于逆向式教学设计而言,同样是适合的。

三、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逆向式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大家庭中的一员,构成了自己不同于一般教学设计的基本特质,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逆向式教学设计具有“重用性设计”的秉性

认知专家认为,“回想”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通常,人们在面对一个问题时,首先要进行“回想”,看以前是否解决过此类问题,如果没有,就开始寻找相似(类似)的解决过的问题,将其解决方法稍加修正,用来解决新问题。“而据统计有超过90%的工业设计行为是基于变动设计的”。学术界将这种在已有的设计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设计,称之为重用性设计,“意指在产品功能设计、概念设计、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及围绕该产品的各种设计活动中重用、引用或参考已有的产品设计成果而进行的各种设计活动”。

显然,从本质上讲,逆向式教学设计当属于重用性设计的范畴,或者说,具有重用性设计的秉性。逆向式教学设计关于教学的基本判断是,尽管教学系统复杂、多变,甚至可以说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课堂,但相同课程教学中总会存在着某些共同或相似的性质。比如,教学内容共同、教学问题共同或相类似、学习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起点知识水平……等等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品性”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教学设计成果能够为广大同行进行同类教学设计提供借鉴意义,甚至部分设计内容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因此,当教学设计者在面临一个新的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该考虑以前有无该类设计的相关经验,或者有无类似设计的相关实例,如果存在这样的经验或实例,那么,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参照、甚至重用这些已有的设计经验或实例,来进行新的设计。换言之,逆向式教学设计过程本身包含着对已有设计信息、知识的重复性使用,因而具有重用性设计的基本属性。

2.逆向式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创新设计”

承认同类课程教学之间存在着某些共性特征,并不否认教学在具体或特定情境下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实际上,由于教学时间和空间地变迁、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地变化以及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因素地改变,使得他人先进方案不可能完全适配所有的教学场合,也不可能适合于每一名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因此,在逆向式教学设计中,并不是一味地讲究继承和重用,而是特别强调要根据具体的、特定的教学现实条件,对他人教学方案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新设计。通过创新设计活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学适应性,从而使教学更有效、更高效、更具相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逆向式教学设计同那些低级的、对他人教学设计成果简单移植、机械使用等不当行为区分开来,从而避免了将自己陷入剽窃、非法或不合道德使用他人劳动成果的不良境地。逆向式教学设计在实践中获得了存续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在逆向式教学设计实践中,一定要坚守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贯彻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路,践行创新设计的全部内涵,以保证教学设计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3.先进方案的素材援用程度影响着逆向设计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境况

逆向式教学设计是在已有教学设计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因此,已有教学设计成果的丰富程度、质量的优劣以及资源的可获得性等特征,直接影响着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范围、质量和水平。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的稳步推进和逐步落实,各种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职业教育资源库和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建设项目获得了长足发展,大量优质教学设计方案也藉由网络资源的形态实现了公开和全面共享。例如,以ICT课程网为例,截止2013年4月10日,该课程网所公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就多达475个(其中,高中371个,初中51个,小学53个)。而优质教学方案大批量网上公开,无疑为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全面教学应用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逆向式教学设计也因此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4.逆向式教学设计具有更高的效水平

由于逆向式教学设计摈弃了一般正向式教学设计“从零开始”和“零起点”的设计路径,因而较之于正向式教学设计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绩效水平。比如,逆向式教学设计是对已有教学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消化后的再设计,因此,能够大大缩短教学设计的周期,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逆向式教学设计是在汲取他人、特别是优质教学设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设计,因此,能够保证后续教学设计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逆向式教学设计的过程,即学习和研究他人教学设计思想、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而这对于开拓广大教师、学科同行的教学思维,提升他们自我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将无疑大有裨益。

四、结束语

本文以逆向式教学设计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逆向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概括和总结了逆向式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并对其基本特点进行的分析和讨论。需要指明的是,由于逆向式教学设计实践异常丰富,特别是基于不同教学思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过程,更具有其所依附理论的“秉性”。因此,对于逆向式教学设计及其过程模式的研究,还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和相关学习、教学理论,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上一篇:英媒:台湾海峡仍危机四伏 下一篇:2000—:我国教育技术相关著作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