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报道

时间:2022-07-02 03:37:50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报道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0-1521-01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右腰胀痛8年”于2006年4月10日入住泌尿外科。院外行了KUB+IVU、逆性尿路造影,入院后行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提示:右肾积水伴上段输尿管扩张。诊断:右肾积水,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积极术前准备后于2006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右侧输尿管离断、肾盂成形、右输尿管吻合术。术中探查见右肾积水,右输尿管重度扩张、扭曲,于第三腰椎水平经下腔静脉的右侧穿至后面,沿下腔静脉内侧下降。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八天伤口间断拆线,愈合良好出院。

2 讨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亦称输尿管前下腔静脉或环绕腔静脉输尿管,是由下腔静脉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疾病。发生率为1∶5 000 ,男女之比为3~4∶1。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非输尿管发育异常,而是在胚胎时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所致。主要病理改变因输尿管在下腔静脉后方易受压制,同时,由于该处输尿管往往存在发育缺陷,管腔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出现狭窄、僵硬、蠕动慢,处于半梗阻或不全梗阻的病理状态。引起输尿管上段扩张和肾积水,继发感染、结石,严重者可致肾功能丧失。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输尿管梗阻症状。若因长时间的肾积水并发感染时,可有腰部不适、疼痛、脓尿、发热等,少数患者可因并发结石出现肾绞痛及血尿,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症状[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多种影像学的协同检查,B 超检查可发现肾积水和输尿管上段扩张,可作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初步筛选检查。静脉肾重造形(IVP)和逆行性肾重造形术(RP)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方法,IVP 可显示肾功能损害,输尿管上段常显影不清楚,梗阻以下输尿管不显影,肾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肾不显影,必要时应摄延时片,故单凭IVP 诊断本病有时比较困难,但在IVP检查中如见输尿管上段呈倒J 形应高度警惕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RP 可使肾盂输尿管全程显影,显示右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覆盖在第3~4腰椎上,然后又回到脊柱外侧,下行而形成镰刀状或S形弯曲,多数病例可因此而确诊,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被认为是目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MRU可见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输尿管走行椎体前下腔静脉后,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间可见圆点状输尿管影。特别是逆行输尿管插管失败时,MRU 更具使用价值。

本病非手术治疗无效,以手术解决梗阻为原则。对于没有肾积水或仅有轻度肾积水而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应行同位素肾图或利尿肾图检查,同位肾图检查是早期发现、早期判断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应定期随访,如肾损害加重则考虑手术。对于重度肾积水,患肾功能小于10%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者可以切除患肾。手术方法有:(1)传统开放手术:如输尿管与输尿管吻合术、肾盂输尿管吻合术、下腔静脉矫正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式以腔静脉前输尿管断端吻合为佳,内置双“J”管做支架引流,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腔静脉断端吻合术不提倡。(2)后腹腔镜手术:如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相比,具有创伤小、美观、恢复快、效果满意的特点,是腔静脉后输尿管有效的微创治疗新手段。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腹茧症3例治疗体会 下一篇:小儿暴发性心肌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