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7-02 03:19:36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国有资产总量迅速提高。这既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给高校的资产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高校如何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其合理有效使用,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大重要资产管理课题。

关键词:国有资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高校的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或者使用,法律上确认为是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它是高等院校发展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高校为弥补教育事业经费不足、进行经营性创收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学校国有资产同样在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增长。在追求量的扩张和质的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一、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高校国有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通过财政投入、上级投入、依法收取、自身创收和接受捐赠等形成的资产,以及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主要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由于我国高校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其资产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三权分离。现如今,高校的国有资产大多由财务处、实验设备处、国资处、资产公司、后勤处等部门多头管理,产权不明晰,运行机制不顺畅,管理权分散等问题比比皆是,而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能被弱化。这就造成了管理上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如:某些方面管理上会出现交叉,同时某些方面又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相互脱节,管理不到位等。

2.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国有资产使用率低

许多高校各院、系、部都占有使用资产,由于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教学仪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资源统一协调配置的共享机制,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调剂,重复、盲目地购进投资是高校国有资产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加之高校每年的寒暑假,在此期间设备闲置、无人维护,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3.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建账手续不健全,执行不严格

由于校内很多单位都拥有经费自,所购设备直接从其经费中列支,没有到有关部门验收入库,致使一部分固定资产成为账外资产。即使到有关部门去验收,有关管理部门也只是凭发票进行验收、登记,根本没有做到见票、见物,一票对一物,或到现场打号、建卡、办理入库手续。使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受到很大质疑。甚至使某些人利用这种漏洞用虚假的发票进行做假账、报账,骗取资金,从而使国有资产流失合法化。

4.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高校资产购置大多都是国家拨款,在使用中不用计提折旧,也不用计算盈亏,只把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高校的一些领导及教职员工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多都存在意识不到位的偏差。一些院校只注重向上级打报告要钱购置资产,却不重视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一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力量薄弱,以对资产的购置、入账、领用、归还等手续不全,国有资产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使用,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5.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为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校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校办产业,对外进行合资合办形式的投资活动,高校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转移到经营中去,但许多高校并未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造成了学校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约束不力、管理缺位,高校对校办产业投资收益得不到体现和保证,进而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从根本上树立资产管理意识和转变资产管理理念。真正把资产管理摆在应有的位置,当作一项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约束和宣传力度,由单一部门管理转变到全员参与上来,由条块分割转变到管理力量的有机整合上来,由对资产单纯的安全监控转变到有效利用上来,形成全校教职工对国有资产管理高度重视,自觉爱护国有资产,自觉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良好资产管理氛围。

2.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过程

针对高校目前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现状,要建立一套“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三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一级管理机构是党委领导下国有资产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国有资产二级管理机构为国有资产管理处和财务处分别从产权和价值两方面管理全校的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三级管理机构为资产的使用部门,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及校办产业的财务机构受校一级财务部门的监督指导。高校既要有完善的宏观管理体制,又要有适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科学的、严谨的内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高效管理,以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具体可建立如下一系列制度:资产的购置(包括论证制度和采购制度)和验收制度、财产保存管理制度(包括赔偿制度等)、使用和维护制度(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度)、出让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调拨制度、财产出租转让制度、资产评估制度等)、报废报批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良性运转,使国有资产处于全方位的有效监控之中。

3.建立高校国有资产共享平台,最大限度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

在高校内部,建立规章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统一调配,实现国有资产全校共享,保证国有资产利用率。在高校之间,建立高校国有资产区域性共享平台,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和整合,充分利用资产,发挥其效益,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增值。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国有资产全社会共享,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作用。通过社区耦合等方式,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利用高校国有资产为社会提供服务;利用高校国有资产与社会资源的良好互补性,“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为高等教育服务,以有限的高校国有资产发挥出无限的高等教育辅助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有条件的高校首先应成立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资产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权利,保证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首先要先对高校经营性资产开展全面的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将经营性资产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划入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这样就理顺了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明确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其次,由资产公司通过对全资企业改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高校投资企业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5.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经运用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为时刻掌握高校资产动态的数据信息,必须建立学校自身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引进或自行开发专业化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掌握资产的进、出、调拨状态,能切实反映资产使用情况,掌握财产变动状况,可以起到实时监控作用,避免重复购置,合理组织闲置资产的调剂使用。以此防止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国资处,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2] 张翔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探讨,现代经济信息

上一篇:论新课程教育下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探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身份状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