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西方现代服装设计风格趋同的必然性

时间:2022-06-12 07:46:09

浅议中西方现代服装设计风格趋同的必然性

摘要:中西方的服装文化,在古代在文化上的交流就已经为现代的趋同奠定了基础,其设计风格形成了西方与中国互通的―-西风东渐、逐步趋同的状态。20世纪以来,中西方的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扩大了――远远走出了宫廷,走出了炫耀的初衷,对现代服装的文化表征与审美趣味、设计与加工方式、销售与消费方式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西方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也正逐步走向趋同态势!

关键词:服装;设计;风格;趋同

中图分类号:TS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现代世界多种文化混和的现象更是几乎在每个国家都能看到。在中国,我们能看到西装、牛仔裤的普及,超短裙露背装的认可,还有这两年非常流行的波普风格的服饰;在美国,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的旗袍、印度的莎丽、非洲的短裙、蒂罗尔的帽子、中东的长袖袍等各式各样的服饰。

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中国与西方国家从古至今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存在这很多的差异。这和各自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加强。这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更为紧密的交流,必定能引起双方的交融。交融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各方面,也会很深入的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一、思想意识上的趋同

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状况截然不同,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差异。进入80年代后,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人们在思想意识上也表现出趋同,这主要是中方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在服装上的表现主要是:第一是,表面的平等化趋向。社会阶层观念在表面上表现的平等。既使是高喊无阶层的今天,金领、白领、蓝领等所谓阶层依然存在,但在表面上依然是平等的;第二是,标识的“反象征”趋向。社会上层对下层的摹仿怀旧装、乞丐服、职业休闲装、休闲装等服装受到大众的普遍接受;第三种,审美观上的变化。当今世界提倡简约化、抽象化、人性化、价值化,人们的审美正不不断的变化;第四种,服装性意识的开放。

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基本状况截然不同,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差异,而最大的差异就是性意识的差异。中国讲求含蓄温柔的东方美,而西方追求性感美。21世纪的中国大众,性意识的开放成为很明显的一种进步。服装性意识的开放也很大的影响着服装设计风格的变化。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切根源于经济,中西方服装设计风格的趋同亦是如此。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多元化,科技的高速发展,将全球连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交流网络系统。特别是进口与出口业的发展,使中西服装的交融有了更为直接的方式。现代交流与融合区域的广泛性和便利性,使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起的某一服装形态、

服装款式很快的流传至世界各个区域,因而各国的时尚呈现出相当的共同性特征。历史、军事战争、政治、经济的发展等客观因素,使中西方服装发展的趋同方向成为必然! 同时,中西服装设计风格还受到文化交流的影响 古今中外,关于“文化”概念的含义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无可厚非的,那就是文化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侠义的讲文化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各国文化在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中求得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在绘画方面,西洋画与中国画同时为世界的绘画者们去学习。由于大多数服装设计师都是绘画出身,绘画的艺术修养对以后服装设计的进行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影响;音乐的流行方面,摇滚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以及明星穿着都对大众的着装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影视是服装文化演变的一面镜子,单从奥斯卡的明星着装就足以见出世界最前线的流行趋势;再者,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将服装文化的发展做到世界范围的最快最广的交流。有人说当今世界是信息竞争的时代,传播业的发展,是人们不仅能最快的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时尚潮流,也使设计师们能以最快的方式传达他们的最新意识。

中西服装设计格格的趋同还受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现代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出国旅游、移民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各国人民对异域、异民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认可。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状况截然不同,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差异。进入80年代后,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服装环境正向趋同方向发展,同时也大量表现出这种趋同心态的服装和着装方式的不断涌现!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服装业比较发达,服装品牌也较内地成熟。由于其长期处于殖民地,受方国家的影响较大。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等都已经是西化的,在服装的在设计上也不例外。这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有很好的带动作用。中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服装文化起步晚,但却有着很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前途。北京、上海、深圳、温州等地的服装品牌较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另外,国内较著名的品牌在设计上也是紧随世界潮流,对中西方的服饰文化的交融都有着很好的运用。但从总体来看,西方的服饰文化仍然在世界上起着主导地位。中国的服装的设计仍是追随和学习着中西方,趋同状态更加的明显!设计师在设计风格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无论是流行创造了服装设计师们还是服装设计师创造了流行,服装设计师对服装文化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现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素材与灵感可以来自非本国、非本民族的广大国家和地区,他们擅长于从异域、异民族的传统中吸收设计成分,使自己的创作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共通的魅力、感召力。中西方国家的设计师们密切交流、相互学习,西方高度发展

三、综述

中西方现代服装,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虽然西方的服装仍然在世界上起着主导地位,中国的服装的设计仍是追随和学习着中西方,但双方都有互相学习和运用,趋同状态更加的明显!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西方的服装业无形的控制了中国的市场状况,使中国的服装市场紧随着西方的国际大品牌。但是,西方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被中国市场所渗入,双方都是在相互影响其市场状态,在趋同中寻求更多的发展。

2002年波普(POP)风有西方各国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服装市场的泛滥,以及在其他国家的风行,足以证明服装的设计风格也在国际一体化。从消费者的角度,虽然中方在体性特征、审美观、消费观等方面与西方差异,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中国对西方的学习为主,但西方来华留学生、定居者的增多,都可见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重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总体素质的提高、中西交流的加强,中西方的差距也在逐步拉近!

综上所述,中西服装设计风格,自古代在文化上的交流就已经为现代的趋同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交流,形成了一个:由西方学习中国!西风东渐!西方吸收东方―相互学习―融合―逐步趋同状态的发展过程,纵观当今服装世界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同状态必将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当岐,中国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彭山方言民俗浅议 下一篇:浅谈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与心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