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

时间:2022-07-02 12:37:05

浅析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

摘 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的不断拓展,现阶段中国农村中的诸多问题之一就是抗风险能力弱。保险是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那么应该如何在中国农村发展壮大保险业务就显得额外重要。分析中国农村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保险;保险市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26-03

一、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

(一)农村保险有了一定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始终是不可动摇的。近几年,随着农村自身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国农村保险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增长。农村保险中的农业保险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十一五时,农业保险承保品种就已经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等多方面,产品扩大到多个领域如生猪、水产养殖等领域,涉农保险险种超过160个。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农业保险规模就已在亚洲中排名第一,在世界中排名第二,仅在美国之后。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有了较大增长,表1为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二)农村保险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农村市场重视的逐步提高,中国不仅仅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也在农村中不断地扩大种类业务范围,涵盖医疗等多方面的保险。例如,中国开办了新农保试点,其有助于缓和农村社会救济、老年人赡养纠纷等社会矛盾。再比如,中国保监会在2008年开始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尝试。

(三)国家对农村保险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开始注重制定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农村发展,并由此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来推动农业保险的拓展。中国为投保农民补偿部分保费始于2007年,预算额也从最初2007年的20.5亿元大幅增加到2009年的79.5亿元。中国政府还制定了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倡在农村发展商业保险业务等指示也均在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到,可见国家对农村保险优惠的倾向度高。

二、中国农村保险市场存有的问题

(一)供给主体数量少

农业保险的经营是需要满足农业生产的特点的,而农业生产本身要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季节、区域等,加大了经营农业保险的难度。商业保险公司本身在经营农业保险方面并不成熟,存在着许多技术障碍,使得开展农业保险的成本加大,进而其费率比人身险、财产险等高。在承保和理赔的整个过程中比一般的城镇保险增加更多的费用成本。加之,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频繁出现在农业保险中,使中国商业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加大,一些规模小、资产少的刚发展起来的新、小保险公司不能在经营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快速直接地获得利益,不愿在盈利的不确定性下投资于农村保险市场,造成中国农村保险市场供给主体少。

(二)保险险种较少,设计单调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多变性及农民群众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应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状况及农民群众的需求。可中国目前保险公司所开发出的险种很大程度上关注于城市这个大市场,造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滞后,更没有多少完全满足农村保险市场需求的特色保险产品。其向农村保险市场销售的产品多数本来就不是面向农村保险市场设计开发的,品种大同小异,设计单调,甚至大多产品结构本身就不符合农户的需求。

(三)农村保险缺乏有效需求

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着自然经济封闭的观念,一直有靠天吃饭的思想,大多农户都被动地承受风险。部分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业务不够重视,导致农业保险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业务操作、不规范的理赔程序等混乱现象,服务水平低,没有起到为广大农民宣传保险知识的作用,这也使得农民不相信不认可农业保险,有部分农民担心当灾损没有发生时,保险费是一项没必要的开支,通常会有侥幸心理,不去防范,反而只是祈祷灾害不要发生。

(四)经营农村保险的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阶段,其自身积累的风险也在逐步攀升,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远远超过传统险种,缺乏效果良好的风险分散机制已成为农村保险机构现阶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健全的农业再保险机制,风险得不到高效率的分散。农业保险由于巨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都需保险公司来独立负担,高的赔付率也使得保险公司亏本可能性增大且无法预测。

(五)保险市场监管强度不高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保险市场监管体系相对薄弱,尤其是对农村保险市场这块新领域的监管明显不足。如今只有在省级或较大的城市才有保险监管机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在中国农村保险市场中出现了少数保险机构及其个别员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夸大产品功能,营销素质差,服务态度差等现象,这极大地损害了农村保险市场的名誉,降低了农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进而打击农民投保的主动性,影响了农村保险业务的健康长久发展。

(六)农村保险市场专业人才匮乏

农业保险的专业性强,要求保险公司及员工具有熟练且准确的保险经营技术,如保单的制定,保费的核算等,及一些专业的农业知识,目前,除中国人保有一些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经营经验的人才外,其他保险公司普遍缺乏兼具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而且没有专业的农村保险产品营销人员,大部分自身都没有真正地了解农村保险,所以受专业知识水平低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为农民提供符合自身实际的保险业务,阻碍了农村保险业务的开展与扩大。

三、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增多农村保险各项优惠政策

不管在任何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是弱势产业,农业的高成本、高风险等特性无一不成为农村保险市场不断壮大的障碍物。而其若要发展,仅仅依靠农村内在的或外在的力量都是力所不及的,必须吸收国外优秀成果,大力完善政府的作用。运用财政支持、立法监督、政府调控等手段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应属美国最为典型,且受国家干预理论的影响。那么,中国应一方面要加大财政等政策支持,合理补助农村保险的过高成本和风险损失,调动农村保险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二)加强保险宣传,提高农保意识

农户只有在对农业保险有了充足的认识与掌握的情况下,才会意识到其对自身风险分散的重要作用,且在对保险条款的内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保险决策。所以开展农村保险业务的各大保险机构均需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大对保险的宣传,以此来逐步增强农户的保险意识。

(三)推进保险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多元化发展

由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具有多样性,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文化地理条件也不尽相同,农村保险不能是单一的模式,必须建立适应不同需求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特别是,保险公司也应注意研究农民的投资需求特点,如农民尝试使用一些新型的机器设备,使用新品种的种子或化肥等。中国各个地域之间的差别较大,发生自然灾害的次数不同,农民收入水平更不同,呈现多层次,可以依照本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如灾害是否发生频繁,灾害破坏程度的轻重等情况设计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既要满足部分高收入农户的需要,也要有适合普通大众农户的需求产品。

(四)完善风险分散体系,增强长久经营能力

农业保险这项业务的长期及大规模的拓展与健全的风险分散体系密不可分,它可以使风险在各方面进行间接分散。国外农业保险的风险转移主要是靠再保险方式,它逐步成为各国政府有效管理农业保险的重要工具。因此,中国需要借鉴国外成功转移风险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补贴下农业再保险机制,通过它来分担农业的巨灾风险给保险机构造成的冲击。而经营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也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立分保机制,不断提高其持续经营能力。

(五)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及相关法规

发达国家大多通过采用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化管理,如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等。而中国,特别是在以前农村保险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保险公司、投保农户的责任和义务,及经营规则等都不明确,因为没有关于农村保险市场的专门法律法规。同时,还要逐步改善甚至完善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监管体系,特别是在不放松市场行为监管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如通过竞争手段,将不具备充足偿付能力的保险机构及时抛出市场,施行优胜劣汰。

(六)培养专业的农村保险人才

农村保险公司的效率与竞争力不仅与是否具备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息息相关,更取决于是否能培育了解三农特点和需求还能与农民有效沟通的优秀人才。况且,农村保险基层人员的培训、事后的监督机制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村保险数据的可靠性,进而给保险机构的经营造成误区,这就要求保险机构不仅要重视高素质农村保险营销人员的培养,选拔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保险和农村保险、农村灾害防范等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1] 曹亚楠,高安刚,李欣欣.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监管研究[J].海南金融,2011,(1).

[2] 张墨书.中国农村保险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

[3] 樊乐.浅析中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7).

[4] 苗静.浅析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J].时代金融,2013,(21).

上一篇: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风险导向审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