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1 11:50:22

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1.直观性强,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语言、影像等多种方式,将课文中的人物、背景、表情、语气等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寺感受到了课文中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直接的获取知识。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一课中,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简化了信息在大脑中由抽象到形象,再由形象到抽象的转换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反馈更及时,课堂效率更高

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教学顺序进行学习,有很多东西课堂上一时可能理解不了,等到课下理解了,又会产生很多疑问,但是此时已经下课了,疑问无法立刻得到解答,等到下次上课时可能有些问题忘记了。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的进入教学意境,掌握教学内容,头脑中的疑问也就随之提了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快速调出各种资料,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进行探究式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易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用性更强

语文课中的一些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费劲讲解半天,可能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完全改善这一状况,它将教学内容所需的文字、图片、语言、影像等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全面刺激人体的视听器官,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信息,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升华成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在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很多人进入了多媒体的使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多媒体技术认识不到位,盲目使用

目前,很多教师不论什么课题,不论什么内容,都用多媒体教学,认为只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似乎教师的教学观念就比较新,教学方法就好,教学效果肯定就会不错,这是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误解。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其他教学手段有优势,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具有优势。它只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种补充,辅助教师教学,辅助学生学习。不管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它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件涉及信息量过多,学生无法完全接受吸收

大信息量,是多媒体课件的一个优点,但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尤其是在教师不能正确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信息量过大,多媒体课件的切换速度必然加快,教师的讲解也就很快,有些甚至一句话就带过了,这样就容易造成知识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大量堆积,但重点不清、印象不深。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适当的信息量,让学生能够完全接受并牢记在心。

3.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低,教学课件良莠不齐

目前,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多数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质量较差,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还很低,制作的课件往往只是文字的简单堆积,课件结构形式单一,动态性不够,灵活性差,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不合理,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此,除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师课件制作培训外,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充电,争取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4.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

现代课堂中常常会看到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时多数是“照屏宣科”,只是集中讲解课件内容,两只眼睛盯在屏幕上,根本就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长此以往造成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反映及时改变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方法。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过程,学生通过教师对教材的讲解来获取知识,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来完成。

上一篇:让“拓展延伸”推进阅读带动写作 下一篇:良好习惯促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