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问题教学

时间:2022-07-01 04:50:59

【前言】浅谈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物理问题的复杂程度。物理问题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而是需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检验假设才能加以解决。因为这样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 2.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物理问题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浅谈高中物理问题教学

一、物理课堂问题教学研究的意义

物理课堂问题教学有助于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引导、调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师生树立物理问题教学的理念并有效指导物理教学实践。通过对物理问题教学的理论研究,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物理问题教学的理念,建构科学的“问题观”。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真正意识到,提问不是形式上的问与答,而是师生交流、启发、引导的过程。对物理问题教学的理论研究,能够引导师生重新定位物理问题的意义和功能,重新塑造师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有助于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真正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问题教学策略。

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时要抓好两头:一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二是学习的对象――物理内容。即“问题情境”既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反映学生原有的物理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又能反映或引出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具体来说,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

1.物理问题的复杂程度。物理问题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而是需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检验假设才能加以解决。因为这样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具有智力上的挑战性。

2.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物理问题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内在动机,这样才能构成有意义学习。如果物理问题情境中含有一个和学生原有观念相矛盾的现象,引发认知冲突,就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问题就会像星星之火点燃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通过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矛盾存在的体验与活动,他们的观念框架开始动摇,继而重新思考自己的看法,形成新的理解。

3.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水平。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物理问题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不能太难,而应当与学生的物理知识背景与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尝到“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喜悦。物理问题还要与学生所学习的物理内容相关,这样学生通过解决物理问题不仅体验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问题解决技能,还能够建构物理知识,否则是行不通的。

三、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方法

1.利用差异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差异性实验是指结果出人意料之外的、与学生的前概念或常识相违背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展示的现象,与学生学习物理的前概念发生矛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头脑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在差异性实验中,要提供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语言组织,提出相应的问题。

2.利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要使学生喜欢物理,就要让他们感到物理有用,无用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没有持久的吸引力的。这就要求在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所设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所设问题要与时代气息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如此,方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能直接解决一定的问题,有一定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家庭、学校、社会中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剑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生活事件,形成了物理学习的前概念和相应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3.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组成。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的联系也往往是物理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教学中可以利用物理知识的联系米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觉察到的问题是模糊不清的,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维加工,把自己的发现以及构建的问题,用一定的问题形式表达出来,尝试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如果学生将问题表述得不准确、不科学,教师要加以引导,使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过程,将问题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质疑的方法促使该学生纠正对问题的表述。教师还要交给学生构建问题的方法,除了用语言构建问题外,还可以用图表、示范的方法将问题表述清楚。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通过归类、评价,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只有清楚地构建出问题,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一个高水平问题的提出过程可能源于好奇与困惑,真正起步于对知识背景的分析,找出当前状态与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转换操作,产生一条(或多条)问题链,随着问题链的伸展,不同的原本分立的现象得到联系,不同的原本孤立的信息得以整合,经验与理论有了沟通,概念之间发生关联,思维高度激活,问题越来越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问题链中越来越清晰。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问题提出的过程交织着问题解决的过程。

上一篇:如何上好化学绪言课 下一篇:诗化语文 诗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