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用微博进行信息管理的实力分析

时间:2022-07-01 03:02:55

政府应用微博进行信息管理的实力分析

摘要:微博作为时下新兴的一种即时交流媒介,创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途径,加快了信息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速度,赋予民众更多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同时也改变了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秉承“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转变身份,在信息领域进驻微博成为大势所趋,但过分自由化的微博却没有迎合政府的这一心理,导致政府在微博领域中实行信息管理时各种优劣势并存,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微博 政府 信息管理 实力分析

微博作为一个新公共领域的缔造者,营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以及语言环境,它生产与再生产了现代社会的公共舆论,而这正是公共权力的来源。因此,政府在各界争相介入的同时跻身微博也是一种必然,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博进行信息治理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采用SWOT模型进行简要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是对企业组织信息进行的经济学分析,即根据企业现有的自身条件对自身实力进行的分析,其中S即strength(优势);W即weakness(劣势);O即opportunity(机会);T即threat(威胁)。其中S、T从内部进行优劣势的分析,O、T从外部进行环境的分析。

一、S(优势)分析

(一)微博自身技术上优势分析

1、低进入门槛,受众广泛

相较之其他大众媒体,微博进入门槛较低。“140字限制”的条件使得它与博客等以往的社交平台区分开来,而且对于信息公布的写作门槛有所降低,这里的信息不需要考虑观点的连贯性、表达的完善性、语言的文雅性。信息的产生呈现碎片化,甚至是口水话,掩盖了文字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区别,加大了知识水平不高的草根阶层的参与机会与热情,受众范围广,导致了大量的原创性内容爆发性地产生。

2、信息裂变式传递,传播速度快,传递范围广

在微博中,由于API的应用,超过半数的内容来自于手机、即时工具等第三方平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大大提高了微博信息地点击率,“按照‘六维空间’理论,每一个微博用户发出的任意一条信息,只需要六次点击就可以传播到任意一个微博用户的界面。而对于一条热门信息而言,被转发六次的时间,也许只在几秒钟之内。” 网状的人际关系决定了微博是一个“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信息以裂变方式传递。信息,尤其是一些备受公众关注的信息,超越了地、,时空等限制迅速形成一个网络,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3、微博使用者主动性强

“关注”功能的设定,打破以往沟通模式中选择的双向性,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关注对象”,自由选择“信息源”,公众与公众、名人、精英实现互动,而不必得到对方的同意。同时,不被“关注”的无效信息不会自动送上门来,提高了用户的信息使用热情;

(二)政府开通微博的优势分析

1、事前公开信息,防止的发生

在媒介的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语境常常被社会现实所设定,被社会各种社会力量左右,是各种现实力量博弈的结果。而微博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引导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有效地利用政府微博,有助于政府第一时间察觉到敏感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快速、主动、及时公开事件真相,正所谓“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从而有效地防止的发生;

2、官民合作,互相借力,解决现实问题

大多数网民关注信息出于一种心理折射和情绪宣泄,当这种情绪通过微博正确疏导之后,便具有了责任意识。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救灾捐物,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利用官方微博与网民互动,成功侦破“3•25”沙溪河女尸案等;

3、完善社会监督,推动政务公开

微博的使用,为公民监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保障:政府开通微博,公民直接与政府对话,大大降低了信息失真性,便于监督;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媒体,公众只具有表面上的监督权,信息的单向传播,严重不对等使得大众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现监督;

4、传播内容社会化、亲和化;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亲民政府

政府微博实现了与大众的正面直接对话,更容易发现民生问题,公开信息大众化,交流方式亲民化。有些政府还推出了特色微博,改变以往在大众心目中形成的生硬形象,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温情面孔出现。这是传统媒体所做不到的。

二、W(劣势)分析

(一)微博自身技术上劣势分析

微博由于低进入门槛,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与筛选机制,加上公众对信息、选择、传播多以情感为基点,而不是以信息的价值性和真实性为基础,信息真假难辨,无法全面真实反应社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同时,真正面临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弱势群体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使用微博,阻碍了信息的传达。所以,尽管信息是海量的,但是价值量却不高。

(二)政府开通微博的劣势分析

1、政府微薄形式化,官员微博空壳化

有些政府利用微博成为一种走秀形式,一些无关痛痒的政策信息,对于大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则避而不谈,呈现一种缺语状态。有些政府官员的微博可信度受到质疑,大众很难辨别者究竟是官员本人,还是新闻转载器,或者是秘书助手,大大降低了政府微博的公信力;

2、缺乏主动性,信息公开滞后,议程设置事后性强

大众广泛且成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却造成了政府身份被动化。在政府信息公开中,主要以事后公开为主,如云南“躲猫猫”事件。只有当网络媒体、大众的关注延伸到一定程度之上,才进入政府议程,迫于舆论压力,政府被动介入事件,最终以善后者的身份公开事件;

3、应对国际化的能力有限

政府利用微博公开政务,在应对本国内部的一些简单事件时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及时主动公开信息,有效防止了信息舆论的狂轰滥炸,但作为外交手段却弊端重重,如字数限制不能解决复杂的外交问题等。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更对使用微博的官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O(机会)分析

(一)社交性信息网络,为政府的参与提供了平台

微博的兴盛依赖于社交性信息网络,信息的传递依赖于社交的信任基础,如若没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再好再多的信息也不能实现传递与流通。所以,政府作为社会角色中的重要一员,也必须参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递,这是来自微薄受众以及自身的要求:

(二)政府与微博之间信息双向流动,为政府与公众直接沟通创造了条件

很多中央媒体已经开始取材于微博,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了政府信息取材的一大重要来源地。

(三)全媒体的使用,成就了微博的舆论监督,完善了社会监督

“登陆新浪微博的首页,可以发现图片、音乐、表情、视频等连接。这就使得在进行微博新闻报道时,信息者不仅能进行文字直播,还能上传现场图片,视频和声音,实现多文本传播,真正达到‘全媒体’”,一些传统媒体纷纷变革自身,与微博接轨。作为连接全媒体的枢纽,微博已经成为专业记者以及“民间记者”进行信息跟踪调查的最初数据来源,成就了微博的舆论监督功能。微博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相应平台的同时,也成为了政府引领大众舆论,引导信息交流与沟通的一大重要方式。

四、T(威胁)分析

(一)影响议程的设置,改变公共舆论的走向

《2010年微博年度报告》的撰写负责人谢耕耘教授指出,在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中,有50%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通过转发的形式,他们将事件迅速推向了高潮,显示出微博等网络媒介在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微博正以快速且全方位的方式影响着公共事件的发展,公共议程的设置,公共舆论的走向。所以,政府对于公共事件的影响以及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公共舆论的形成也必须通过微博进行。其中第一步,便是通过微博进行信息公开化。

(二)微博的低可信度,加大了政府介入的必要

微博的匿名化加大了对公众的吸引,也加大了公众的顾虑。低进入门槛在带来高参与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低信任度、低专业性、低规范性。较之,政府微博需以确切身份核实后注册,结合古而有之的威信度,政府正好可以有效弥补微博领域中存在的这些缺陷,加大了微博参与的可靠性、必要性。“德国政治传播专家诺尔认为,微博是一种“数字民主”,虽然通过互联网无法消除政治上的负面影响,但能起到避免疏远的作用。”

(三)自身缺陷的存在,需要政府规制与约束

微博仍是一个扎根于虚拟化的传播媒体,虚拟化的交往方式打消了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由于不平等而带来的顾虑,但是,也容易造成由于满足而过分依赖,忽视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网络的非直面性,造成了信息的鱼龙混杂,对于涉世未深,生活阅历较少的青少年在信息选择上是巨大的挑战。微博造成的社会缺陷、压力,需要政府出面调解并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法律以及自身公开信息对其进行约束以及规范,以有效治理应对微博造成的信息碎片化与逆向选择。

(四)过度娱乐化,忽视了微博对于公共事务的传播的内在需求

微博用户的零成本信息,高生活步调对大众的压力作用,使得用户常常一些毫无意义的信息,造成了信息的过量,甚至有的用户陷入了“心灵的广播带来的自我迷恋的快乐感”中,其他的信息被排挤掉;一些网站为了吸引大众,广泛地“拉名人”,造成了八卦娱乐信息的盛行,这些信息都大大排挤了微博中公共信息传递与生存的土壤。所以,在微博领域极需要政府的介入,满足有关公共事务信息传递的内在需求,矫正微博领域中的“过度娱乐化”,重塑微博中的公共领域。

(五)国际各国对于微博的重视,加大了我国政府通过微博实行电子政务的必要性

各国政府正以全新的姿态迎合着社会信息的碎片化发展。在2011年,很多国家的驻华大使纷纷开通微博,拉近与网民之间的距离,我国政府也必须开通微博,并且有效地利用好这一公共领域,实现电子政务公开。

总之,由SWOT分析可知,政府利用微博进行信息管理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微博代表的虚拟公共领域背后存在的真实社会交流图景,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民主诉求渠道。同时由于获取和接触信息的便利以及平等性,政府长期以来利用权力对信息垄断的中心地位已经消失,但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政府丧失了议程设置的主动权,而恰恰对政府深入该领域引导民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使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跣.《微博与公共领域》文艺研究.2010年12期.

[2]Brian G.Smith Socially distributing public relations:Twitter,Haiti,and interactivity in social media.22 September 2010.

[3]林景新,赵玉竹.《大众麦克风时代,谁将一统江山?》[M].《创意传播》2011,01

[4]董崇飞.《传统媒体的微博路径》[M]科技博览,2010年11月.

[5]朱燕.《对微博语境下,公共领域构建的思考》[J]《新闻世界》十一月刊.

上一篇:关于水电站机电检修市场分析和报价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创设情境教学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