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信物宣言

时间:2022-07-01 02:48:20

爱情信物宣言

据说爱情信物的历史早于情书,如果终止的话,也比情书晚。不知真伪,有考据癖的尽可一证。

不过由三国时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也可略见一斑: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 绾臂双金环。”

这是白话诗,说是美女帅哥一见钟情,互生爱慕之情。为见证爱情,互相送点礼物什么的。

诗里面的“绾臂双金环”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缠绕于臂的饰物,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现在的街头还经常可见一些美女戴这种装饰,不过很多不再是金银线而多为佛珠。是不是也源于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我宁愿相信这些美女是中国文化虔诚的传承者,而不是那么哈韩、哈日的粉丝。那么中华传统虽历经千年毕竟不颓啊,幸甚。

谈起信物,就想起“柳毅传”。柳毅立志为公主传书,忽然想起一事:“只是小生一介凡夫,不知怎样进得龙宫?”公主说:“那洞庭湖北,有座古庙,门前有棵金橘大树,人称社橘。我这里有玉簪一支,君以此击树三下,自有神将前来接引。 ”

小时候读书至此,每击案痛歌,不是得佳人心而是啥时候能得此宝贝,去龙宫一转,不枉此生啊!

《天龙八部》中,钟灵让段誉去搬救兵,也是要拿出一件信物的。

钟灵笑道:“我最不爱写字,你叫我不用写信,再好也没有。我有什么信物呢?嗯,段大哥,你将我这双鞋子脱下来,你爹爹妈妈见了自然认得。”

“段誉点点头,俯身去除她鞋子,左手拿住她足踝,只觉入手纤细,不盈一握,心中微微一荡,抬起头来,和钟灵相对一笑。”钟灵,“笑靥如花,一袭青衫在无量剑派练武厅的屋梁上坐着,双脚一荡一荡,穿着一双葱绿色鞋儿,鞋边绣着几朵小小黄花”。分明是个小萝莉嘛!

这就是金庸先生的不是了,写得这般传情,怪不得当年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防我们读武侠,就像防火防盗一样。

现在的爱情信物最常见的自然是要属于戒指了。

关于戒指,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范摅《云溪友议》中写书生韦皋少时游江夏期间,与少女玉箫从相识到相恋的故事。韦皋临回家乡前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后会来娶玉箫。然而七年光阴过去了,薄幸的韦皋却不复再来,痴情的玉箫绝望地怆呼:“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竟绝食而死。人们怜悯玉箫这一场悲剧,就把韦皋送给她的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后,韦皋官运亨通,做到西川节度使,才辗转得知玉箫的死讯,他悔恨不已,于是广修经像,以忏悔过去的负心。后来有人送给韦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与玉箫一模一样,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环的肉环隐现,韦皋知道是玉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终于以再生缘的形式实现了隔世的结合。

还有耳环,据说最早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罅”。李笠翁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张籍《节妇吟》中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里“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

似乎每件饰物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才子佳人,负心人比比皆是。所以我明白了,现在为什么流行钻戒了,叫你负心,负心也让你心痛。好莱坞明星嘉宝说得好,她说:“我绝对是个重情之人,无论我多生气,都不会用他送我的钻戒来扔他!”

看过一些关于爱情信物的有趣的统计。

30年代,爱情信物是雪花膏、红花油、老怀表;40年代是口红纸、香胰子、纱线钩的围巾;50年代是战场立功勋章、上海丝袜、金星钢笔;60年代是保温杯、枕头罩、绸被面、《语录》;70年代是罗马表、飞鸽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是的确良衬衣、喇叭裤、半导体收音机;90年代是那句有名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了2000年后,情况比较特殊,有送别墅的也有拿易拉罐环当信物的,暂不统计了。

但这些远不如人类最早的爱情信物来得给力。那是一只苹果,是在伊甸园里,亚当献给夏娃的。

摘自《珍情》

上一篇:欠我512个吻 下一篇:母亲的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