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现状及特征

时间:2022-07-01 01:17:52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现状及特征

对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大至整个国家的宏观发展和决策,小至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多样化的发展和决策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比保持认识上和行动上的方位感更重要了。而这种方位感的正确获得和保持,离不开对社情民意的科学了解和把握。民意是指示各种社会因素所处状态的晴雨表,是衡量社会决策效果的试金石。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民群众几乎能从本能上感觉到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于生产力,从而表示出欢迎还是反抗的情绪来。因此,在巨大的社会转型和改革中,时刻把握“老百姓在想些什么、盼些什么、烦些什么”便成为一项特别重要的社会要求。

自201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推出《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社会舆情蓝皮书)。今年的蓝皮书数据是在与北大方正智思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舆情监测智能软件的基础上,首次结合百度平台上数亿网民海量、真实的搜索数据进行多元的社会结构层面舆情研究。《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蓝皮书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科学的新兴研究范式,通过民众对民生、经济、社会期待、社会责任、环境生态安全、公共安全、卫生安全等一系列关注指数的分析,集中呈现了2011年中国网民关注的信息领域、信息偏好以及网民关注度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参照,对推动现实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本年度报告的主要发现是:

一、社会舆情热点事件的增长,呼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安全阀”机制

该年度报告显示,2011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个,较之2010年的274个和2009年的248个,社会舆情热点事件在数量上有所增长,这标志着社会紧张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提升。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年度舆情运行监测指数显示,2011年社会舆情指数相较于2009年上升了约30%左右。社会舆情热点事件的增长带来的社会紧张度升高的现实,呼唤建立更多的社会对话与沟通机制――建立社会的“安全阀”机制,使人们能在相对宽松、合理的条件下,拥有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制度化的路径或平台。

二、春季和秋季是社会舆情热点事件的高发期,春节前后是低谷期

本年度报告综合了3年来各月舆情运行态势后发现:春秋两季是社会舆情运行压力较大的时期,这一段时期与社会现实运行的规律性节律、民众的个体激素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春节前后是社会舆情运行的低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与春节的团圆祥和气氛有很大的关联效应。

三、中国老百姓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社会民生、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责任

根据网民使用百度进行的网络搜索数据计算,2011年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是民生、公共安全、社会责任、环境生态安全等。受国内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升高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中国社会民生成为中国老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而受“校车事故”、“高铁安全”、“重大车祸”等事件的影响,民众对社会公共安全关注处在第二位;受“小悦悦”事件、“搀扶老人被冤枉”等事件的影响,对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责任的探讨成为2011年重要社会议题之一。

四、微博成为社会强大的舆论场,成为社会“议程设置”的重要策源地

报告显示,2011年发生的舆情事件中微博成为第一大信息源,占到20%以上,而从传播学的角度看,20%的占比意味着已经拥有主渠道的规模特征。同时微博还扮演着重要的社会信息桥的角色,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议程设置”的重要策源地,其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在不断提升。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成为民众舆论监督的平台,微博已经悄悄完成了一次具有深刻意味的华丽转身。作为一个强大的舆论场,微博正全面参与并影响着现实世界,其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已不仅局限于简单的个体事件,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微博或将改变社会的生态和语境。

五、传统大众媒体在社会舆情的变化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微博等社会化媒介日益对接,共同成为社会舆情生成的“哑铃效应”

报告显示,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影响日益增多的今天,传统大众媒体作为舆论形成的第一渠道的功能有所削弱,但传统大众媒体在舆情事件传播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传统大众媒体在舆情热点事件的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由于传统大众媒体依然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再加上其传统的社会公信力,目前很多传统媒体也相当自觉地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中寻找具有普遍社会价值的新闻线索,而很多舆情事件经过传统大众媒体的报道就会立刻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进而引起更广范围的社会关注。因此,如果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介在当前的舆论生成中起到蕴蓄、涵化、规模扩增等作用的话,传统大众媒体则扮演着将舆论热点问题从“草根话语场域”引入到“社会主流话语场域”中的重要角色,很多事件都是经过传统大众媒体的介入才引爆整个社会话语场域。

六、“微力量”推动社会改革,“微温暖”积聚成社会大温暖

2011年,“郭美美”事件促进了公共慈善透明、“徐武”事件促进了精神卫生法出台、“小悦悦”事件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校车”事件促进了校车安全管理、“7・23”动车事故促进了中国铁路改革、“钱明奇”事件促进了暴力拆迁立法……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有“微力量”的集结,“微力量”在2011年促进了一系列社会事件向改良的方向发展,“微力量”开始崛起,成为推动社会改良的重要力量。

本次报告所提出的“社会暖度指数”的计算表明:目前,社会给民众的感觉是45.1分,但较之2010年的33.2分则大幅度地上升了12分。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的分析显示,2011年“回暖”主要是民间力量崛起,“微力量”汇聚成社会大爱,“微温暖”积聚成社会大温暖;“微公益”、“微温暖”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中国老百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社会传统的个体救济转变为政府和民间力量合力的“无影灯式”社会公益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七、社会族群碎片化,亟需构建社会公共话语平台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正在被扁平的网络结构所取代,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网络化的社会,网络社会结构具有更大的弹性、柔性和张力,但韧性不足。网络社会结构一方面提升了对社会“异端”等的社会兼容度,传统的等级界限也变得模糊了,而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平等和多元化;另一方面韧性的不足增加了社会的脆弱度和社会结构的不确定性。

在网络空间,由于普通网民的数量地不断增长,网络带来的“话语平权”,给“草根”们的话语建构提供了一席之地,从而推动“主流话语”和“网络话语”两种话语之间的相互交错。社会舆论的话语结构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离散的取向。

网络使得社会族群进一步“碎片化”,由于这些“碎片化”的社会族群之间是“不通约”的,“你唱你的、我说我的”,彼此没有共同的话语体系,他们不是互相倾诉,而是戴着面具、凭借着先设性的刻板印象“隔空喊话”、“互相质疑”,而彼此之间缺少一种科学化、合理化的沟通渠道,因此,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出一个公共话语平台。

注释: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舆情热点事件的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的成果之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的合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李彪)

上一篇:推演报纸未来的模样 下一篇:为什么相当多的法警新闻是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