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视新闻画面存在的问题探因

时间:2022-10-08 06:23:44

当前电视新闻画面存在的问题探因

电视新闻报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它有其独特的构成要素,即事件现场的画面。电视可以通过画面把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和气氛,以及事物的原貌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现场直播的多角度、多视点报道更可以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甚至胜过在现场。

然而,尽管电视有画面的优势,但种种现象表明当前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仍是解说词,而不是画面。当我们收看《新闻联播》时,如果把声音关掉仅看图像,能看懂的并不多;而把图像关掉仅听声音,却几乎全能听懂,致使有些受众一定程度上是在听电视、听信息,这就使得电视新闻失去了它的优势。

一、电视新闻中空镜头多,重复镜头多

电视新闻画面的空镜头是指同样的一个或一系列画面可以用在许多条新闻中。报道农业就用收割机飞转,报道工业就是“钢花飞溅”,报道商业必然集市购销两旺。这些空镜头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背景的交代,画面成了不干胶式的张贴画,贴在哪里都可以。这种相同或相似画面的大量使用不但会影响新闻的信息量,也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所谓画面重复是指在电视新闻中,某些镜头反复出现。这种现象在会议报道中尤为明显:会场全景、领导讲话近景或特写、与会者聆听近景或特写,几个画面轮番播出,而且人物的神情举止与第一轮一模一样。这种不具有新闻价值的电视新闻画面经常出现在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严重影响了电视新闻画面可视性的提高。

二、电视新闻画面中出现负信息

在电视新闻画面中,有些信息强化或深化了预期传播的效果,有些却冲淡、有损,甚至否定了传播者预期传播的效果。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但能够接收传播者预期传播的画面信息,还能够从画面中接收或者联想到其他信息内容,而观众在解读画面信息时也会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心理定式有选择地接受,如果观众存储在脑海中的来自生活的画面信息与眼前电视新闻画面提供的信息反差太大,对传播者预期传播的信息就会表示怀疑。

三、“编排”、“布置”新闻画面

记者在现场拍摄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经常拍不到理想的画面。这种条件下,有些记者为了追求形式的美而进行人为导演、组织拍摄,企图重现事件“原貌”。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也欺骗了观众。对于报道这类新闻,记者可以采用文字、图表的形式去表述,也可以采访当事人的同事、领导、邻里乡亲,通过别人口述已发生的故事,起到让观众信服的效果。坚决不能事后去补拍,事后补拍是造假。观众看电视新闻,首先要了解事情真相,而不是满足视觉上的享受。一条电视新闻中,假如有一个画面被观众识别出来是假的,那么整条新闻画面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如果在一组新闻中,有一整条电视新闻画面是假的,那么观众便会对这个新闻单位的可信性提出疑义。因此,电视新闻永远要向人们提供现场真实情景。

电视新闻画面之所以存在种种问题,是有很多原因的。当然与电视新闻的制作较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电视从业者的思维方式、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的问题。

首先,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不够。“真实,是一切新闻媒体的生命,尤其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载体的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更加需要严格而准确。”然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仍然存在着有损于新闻真实性的画面。有些是新闻记者未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以局部的现象仓促下结论,从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还有些是记者因拍摄手法不当,使新闻人物“演”自己过去的事,或者采访对象与记者为共同的个人利益心照不宣,合谋做戏。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要改变此种现状的关键就是要使电视新闻工作者全面深刻的认识和遵守电视新闻画面真实性的原则。

其次,新闻工作者画面意识淡薄。电视人应树立以画面为主的观念,力求用画面而非文字来反映客观世界。在实际操作中,应先以画面写成自然流畅的“文章”,然后再用解说词配合、说明、补充、串联,或者丰富、深化、扩展。画面能体现的,可省略解说;画面不足以表达的,解说也要惜墨如金。脱离画面单独构思解说词,或者画面与解说词互相游离,甚至相互干扰,或者解说词喧宾夺主,淹没画面等现象都应力避。

再次,缺乏捕捉有启示性画面的能力。记者要明确一个观点:电视新闻画面不是简单地从工作角度着手去做宣传,而是从思想角度着手,通过典型画面来传播一种精神、一种观念。高水平的记者拍摄新闻画面,往往能传达出画外之意,引人深思。

上一篇: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 下一篇:试论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