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当多的法警新闻是旧闻

时间:2022-05-26 02:51:51

为什么相当多的法警新闻是旧闻

如今大众化报纸的版页越来越厚,新闻源缺乏成为普遍问题。有冲突的地方有新闻,于是像法院这样的地方自然是记者经常跑的地方,不管大众化报纸各自有何特色,刊载较多的法警新闻是共同的现象。这本身没有错,然而打开各报看到的法警新闻,相当多的并非新闻,而是旧闻。

例如2012年2月26日京华时报“北京・法治”版,看标题《蹦迪被踩脚 男子杀人后逃9年》,还以为是刚发生的这个男子9年后被抓的新闻,其实他被抓的事实发生在7个月前,即2011年7月。还有4条看似新闻的消息,标题尚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分别是《团伙趁高速堵车劫大货司机》、《洗浴中心领班撬衣柜偷客人》、《乘客持灭火器打伤公交司机》、《大货倒车撞死路边修车人》,然而一一看下去,均不是新闻,它们依次发生在12个月前、13个月前、4个月前和5个月前。这天该报的“北京・社会”版数条“新闻”,也都是旧闻。

再看该报“北京・法治”版2012年2月27日的新闻《老工人“失手”刺断军用光缆》、《找人无证砍树 物业经理受审》、《奶牛撞伤人 主人赔8000元》、《男子杜撰工程骗400万保证金》,标题同样给人新闻的感觉,不过事实依次发生在9个月前、7个月前、11个月前和10个月前,根本不是新闻。

其他北京各大众化报纸都有同类问题,如北京青年报2012年2月27日“本市热线”版,看标题《奥迪和金杯顶牛 互不相让打死人》、《司机撞人不顾呼救 二次碾轧父子身亡》,显然是新闻,但所报道的事实分别发生在9个月前和11个月前。

每当看了这样的“新闻”,我总有一种被报纸忽悠的感觉。显然当事记者和编辑知道什么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不然就不会把标题做得如此像新闻了。但是记者们太懒了,只是到法院走一趟,将法院新近立案、批捕或判决的信息拿过来,以此为由头报道,文字报道行文形式上符合消息写作的要求,但内容实质上无新闻价值;编辑则用现在时态的语气拟写标题。传媒的基本职能是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如此将旧闻冒充新闻,与商人向顾客提供过期商品的性质是一样的。

法警新闻任何社会都有,每天都在发生,不是“张三杀了李四”,就是“李四偷了王二麻子”,虽说冲突具有新闻价值,但法警新闻同质异构的太多,不能有闻必录,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记者们只在法院值班室看公告、找材料,而不去案件现场,是造成这种旧闻充当新闻现象普遍存在的直接原因。以刚刚发生的案件为基点,赶到现场,深入追踪,才可能抓到真正具有时效和现场感的法警新闻。

当然,仅做到腿勤还很不够,并非凡时下发生的案件都值得赶到现场来报道,多数案件的案情情节大同小异,虽然是社会冲突,但没有典型意义,因而掌握社会热点、难点,从刚刚发生的案件中选择有代表意义的加以报道,并追踪下去,这类报道才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例如,京华时报2012年2月26日A05版头条《保姆之女750元/m2贱卖雇主房》,时效尚好(发生在2月内),选题对北京市内同类情形有警示作用。但有的案件选择就缺乏普遍意义,例如同一天该报A09版消息《女子重提诉讼告前夫隐匿财产》,这类家长里短纯属私人事项的纠葛,一方说有,一方说无,法院虽然受理了,但没有任何公开的具体材料。这样的东西写它干吗?

还有,并非以新近立案、批捕或判决的信息为由头的“旧闻”就不能做成新闻,关键要看案件审理本身是否存在新鲜的情形和案件本身对现实的警示意义。例如,北京青年报2月25日A10版头条《首例“闯黄灯”行诉案 司机一审败诉》,事实发生在8个月前,但案件和关于它的审理本身,具有明显的新闻价值,因而值得做大,该报为此还配了彩色漫画,颇为吸引人。

前面列举的众多将旧闻写成新闻的消息,所以让人感到被忽悠,就在于记者和编辑腿脚懒得动,脑子也懒得动。道理不用说了,我们还是温习一段马克思分析哲学与报纸差别的话吧:“哲学,尤其是德国的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淡的自我直观;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与它格格不入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20页,1956年版)如果我们的记者编辑想做哲学家,深刻的思考也不会像跑一趟法院看看公告那样简单,那是需要绞尽脑汁的;如果做报纸工作,就得处于“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状态。这其中,“战斗准备”的状态更应是法警记者要具备的,“热情关心”则是思考和选择事实的前提。正由于我们既没有处于战斗准备的状态,又懒得思考,才造成旧闻充斥法警新闻版面的现状。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上一篇: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现状及特征 下一篇:如何让县市区域报评论更具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