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考热的思考

时间:2022-06-30 08:04:51

关于艺考热的思考

摘 要: 艺考热作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备受质疑。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艺考为我国选拔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大大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高考指挥棒面前,在家长的望子成龙之心面前,艺考被异化了。很多中学为了升学率纷纷开设艺体班,高校为了经济效益大量扩招艺术类考生,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加入艺考大军,造成了社会资源和人才的巨大浪费。面对艺考现状,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艺考热的认识,呼吁大众更理性地对待艺考。

关键词: 艺考热 形成原因 思考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艺考学生逐年增多,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艺术类开始大幅扩招,甚至许多普通高校也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艺考热在中国大地逐渐形成,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对于艺考热,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各执一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艺考?我连续十余年担任艺考辅导教师,目睹了艺考的兴起与发展,面对艺考乱象,在此谈谈对艺考的看法,以求证于方家。

一、艺考热形成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人也讲:仓廪实而知礼节。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对精神文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才是社会主义。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选拔人才上,艺术高考功不可没。社会发展需要艺术高考,艺术高考必将长期存在。

2.素质教育使艺术教育受到重视。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反复强调: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枯燥的文化教育模式,从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转变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各种音乐班、舞蹈班、美术班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大大丰富了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如果说前几年少儿艺术热还只是在城市才能见到,那么现在这把火已烧到了农村,我所在的苏北农村,现在就有不少小学生学艺术。

3.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被很多人视为捷径。

据我所知,每年参加江苏省音乐统考的学生中,真正从小学习音乐的很少,大多数的考生都是从高一、高二才开始学习音乐的,甚至还有只学习一两个月就参加高考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临时抱佛脚?就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艺考是条捷径,成绩不好就去学艺术。学生有从众心理,家长也望子成龙,很多学生不是为了艺术而投身艺考,而是为了上大学、为了就业而投机艺考,不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艺术天赋。

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兴趣和爱好,而艺术细胞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诚然,对于那些艺术天赋极佳而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艺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是绝大多数考生呢?天资平平,或者根本就没有艺术细胞。谁能想象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可以学音乐、参加艺考?可这样的学生真的很多。

在艺考考场,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唱歌找不着调,即使他们美声的发声方法多么科学,可听这种声音简直是一种折磨。

可这些没有天赋的学生,他们学得也不容易。五音不全,视唱练耳肯定会学得非常吃力。万一这些学生考上了,又给大学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怎么教?如果这些学生以后走上讲台做老师了,怎么去教他们的学生唱歌?

4.学校为了升学率,拿艺考凑数。

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发挥作用,高中学校就有升学压力。重点高中、名牌高中升学率较高,可以不关注艺考,可那些非重点高中、农村高中怎么办呢?只有另辟蹊径,办特色教育。于是,动辄几十人、几百人的音乐班、美术班纷纷涌现,汇成浩浩荡荡的艺考大军。艺术天才是不能被这样批量生产的,“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5.教师的因素。

教师,特别是专业指导老师,也在推动艺考热。辅导艺考可以收取较高的费用,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关键是一部分教师在误导学生,跑调再厉害的学生也敢收,而且会拍着胸脯保证过线,这师德就有问题了。学生对自身情况不了解,专业老师就有责任引导他们,当好学生的参谋。具备艺术天赋的学生,我们当然应该欢迎,多鼓励,而对于那些没有艺术细胞的学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而不是去误导他们,不然自己教得累,也误了学生,对自己的名声也有影响。

一些艺术院校的专家教授,有艺考的一些评委,也是艺考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对于这些专家来说,500元一课的辅导费很正常,很多学生考前为了和评委混个脸熟,可能花费还会更高。这两年,江苏省音乐统考为了避嫌,在评委和考生之间用屏风相隔,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无异于掩耳盗铃,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自己学生的声音就是隔着屏风也听得出来。

6.文化市场的繁荣,促使很多人想从事艺术职业,追求高回报。

从事艺术职业报酬丰厚,能成为明星更是很多人的梦想,“超女”、“星光大道”等造星节目也在时刻诱惑着人们。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跟专家学乐器,一直学到高考,没有几十万是不行的,可高投入一定能带来高回报吗?答案未必,天赋好的学生可能成功的机会大些,天赋平平者的艺术之路一定异常坎坷。

7.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一共18所高校招艺术类考生,2007年,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有800所已设立艺术系,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长。现在的高校中,大家公认学费最贵的就是艺术类,一万多元的学费太正常了。学生是招足了,教育质量却下来了,十几年前我们上大学那会,一个班才三十人,据说现在一个班都一百多人了,人数太多,很多硬件都跟不上了。当然,只要学校舍得投入,硬件还可以慢慢来,但软件的欠缺却很难解决。

现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风有所下降,很多教师忙着“向钱看”,能够安下心来做学问的没有以前多了。让学生代替自己上课是正常事,而不时见诸报端的“潜规则”更是常常让一些高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二、我们今后如何对待艺考

我们不能否认,艺考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繁荣了艺术市场,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艺术考生数量不断攀升,整体质量却不高,很多考生天资一般,再加上艺术院校教育质量的下降,艺术生就业危机已经显现,天赋很好、专业知识很扎实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竞争力还强些,但缺乏天赋、专业一般的学生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人都改行了。

盲目的艺考热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考生的经济负担,奉劝各位家长朋友,艺术可以当做孩子的业余爱好,用来陶冶情操确实很好,但不能都把艺考看成学习的终极目标,郎朗式的天才毕竟不多。学习艺术要从实际出发,更要量力而行。艺考有风险,入门需谨慎。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对学生加强引导,艺术指导老师更应该在选拔学生上把好第一关,因材施教。成才的路不止一条,古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又岂止三百六十行。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艺考也不是。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才能获得较大发展。

当然,如果艺考考生数量还是长期居高不下,也可以尝试通过提高考试门槛加以限制,让学生知难而退。艺考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考试环节,更要绝对公开、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保证艺考的健康发展,才能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同时,对于高校艺术教育,国家还应加大投入,严格规范高校办学,限制招生数量,帮助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努力造就一批艺术名校,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使艺术教育更好地服务大众。

上一篇: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试题处 下一篇:女性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