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练习浅析

时间:2022-06-30 03:08:35

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练习浅析

【摘要】 阅读练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味阅读的快乐,实现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批注式阅读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的实践性特点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

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储备知识,理解与巩固知识,从而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训练思维,形成能力;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深化认识,升华素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教学时,课堂练习不一定是让学生做几个题目,而可以是学生自己阅读文本,采用批注的方式把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标示出来。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个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在主体的阅读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方法。阅读课上如果没有学生的理解、品味、赏析,就没有真正的阅读。也只有在学生积极的自主阅读和探究中,学生才会建构起有效的知识、能力体系。

在古代,批注被称为评注或评点,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殊形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想、思索、疑问以及评价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精美处、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当今,把这种形式运用到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和练习中,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突出重点,启发思维,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的读书方法。它体现了阅读者对文本的独特思考,可以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它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和规律。

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知识经验,亲历阅读实践,才能使阅读能力提升。批注式阅读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望。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这样那样的障碍,比如有来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认识水平等。这促使阅读者必须反复思索。借助工具书,寻找佐证材料,或同桌讨论请教老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解,充分调动各种潜能,解决疑难,获取真知。这种探求本身就是求知欲望的张力展示,其过程是快乐的。“心中喜悦,则其自进不能已”,这势必激起新的求知渴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求。此外,由于批注阅读缺少思维的藩篱,因而极具活力,它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想象力。它将瞬时即逝的思维火花凝聚于卷端,将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个人见解贯注于笔尖,在对原有材料质疑、求证、修改、推断、否定、升华中自然酝酿新思维,培育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进行批注式阅读练习,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在阅读练习过程中,学生使用各种批注符号。如“____”波浪式画在文章优美的语句下面,“……”着重号标在文章的重点词下面,“…。。。”圈出特定的动作或表情等词,“?”问号用在有疑问的地方,等等。其中,画、注、批是显性的学习方式。“画”是基础,“注”是发展,“批”是较难的高层次的学习活动。在批注式阅读中,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阐释和表现,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写上阅读心得,注明自己思想的轨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如学生在阅读《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时批注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原来是位慈爱的父亲、体贴的丈夫、关爱青年的师长。有的对鲁迅踢鬼情节批注道:鲁迅能使恶人、坏人回到“人”的轨道上来!有的对鲁迅临终情形批注道: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平静地面对病痛、死亡,显示出强者的坚韧!

当然,阅读时批注可长可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品味词句,对其语境、感彩、如何准确朗读等进行思考、惑悟并记录下来,也可对文中内容进行质疑、思考。由此及彼,由课文内容迁移到课文外,或者由一处文本迁移到另外一处文本,还可以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倾向进行品评,可褒,也可贬,就是为了阐明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批注法作为一种古而有之并创造过许多灿烂文化成果的读书方法,运用于语文阅读练习中,是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练习和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当然,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把这个过程完全交给学生,也不能参与得过多,否则,批注式阅读又可能变成讲读式阅读,学生的个性化、独立化、自主化又得不到完全的实现了。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研究 下一篇:没有挫折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