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为中学生的未来奠基

时间:2022-06-30 02:13:32

让阅读为中学生的未来奠基

摘 要:阅读是现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或途径,但一度被忽视。对继承民族文化精髓,创造中华辉煌的中学生,有必要培养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点亮人生,为明天的成才而努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语文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注重阅读多读书,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学生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他们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读书,可以让学生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十分明智的。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学生应该多读书,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状况、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等具体因素进行相应的指导,就能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去交流、去创造、去生活,从而为他们的人生奠基。

一、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

1.忽视了教科书的本质,视教科书为全部。一本语文书里面充其量只有三十来篇课文,然而中国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美文可谓群星璀璨,学生常常只是以完成作业为限。

2.缺乏教科书以外的多种趣味。大多数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即使读书也是电子书居多。

3.不懂得阅读应有的速度与态度。世上的书汗牛充栋,他们不懂得什么书该详读,什么书该略读,为什么读,怎么读。

4.对网络阅读的疑虑。网上信息鱼龙混杂,中学生相对来说缺乏去粗存精、去芜存真的能力,媒体的发达破坏了阅读的胃口,产生了副作用和后续影响。

二、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而是语文教学的开始。学生觉得阅读是一件苦差事,毫无情趣,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可以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并且阅读时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他们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阅读。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精彩的语段或者有独到的见解时,及时激励表扬效果很好。

4.授之以欲。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读书。

(1)悬念调动。教师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学生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的欲望,激发学生去阅读。

(2)故事梗概。教师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阅读。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先将故事梗概向学生介绍,学生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3)电视辅助。电视剧往往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抓住机会向学生推荐读物,学生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电视台播出的《水浒传》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和学生一起读《水浒传》,谈一百零八将,学生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创设氛围。我班坚持每日课前5分钟的听说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我还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三、指导阅读方法

1.读物要有选择。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选择读物,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最好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阅读要有目的。文章往往有文体、文题、层次、中心、写法及现实社会意义等多个层面。比如,理清文章的层次可掌握文章的脉络。如《看云识天气》,作者主要围绕“云和天气”的关系来说,带着“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个问题再去阅读,学生就容易把握作者思路,沿着思路读,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能提高阅读质量。

3.注意阅读方法。对于感兴趣的、有益的书籍可熟读精思;对于消遣类的,可观其大概;对于艰深的知识,可不求甚解,蜻蜓点水雾里看花也未尝不可。因需而择,提高效率。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举行一些读书比赛、辩论会、演讲赛,参加一些征文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总之,中学生要借助阅读将视野拉得更长,通过阅读放飞梦想,从阅读中养成自己的人文精神,让阅读帮助自己走进语文学习的花园,启迪人生智慧,指导人生航向,使生活更加灿烂,人生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邱徐松,男,1973年7月出生,本科,现任襄垣县亭中学教学副校长,研究方向: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

上一篇:心、爱无处不在 下一篇: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试唱训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