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护理中的护患语言沟通艺术

时间:2022-06-30 01:45:59

浅谈临床护理中的护患语言沟通艺术

摘要:为了适应“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促进患者疾病尽早康复,本文结合临床护理中的护患语言沟通,阐述了以下各种护患语言沟通艺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从而达到促使患者早日解脱病痛、尽早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护患;语言;沟通;艺术

语言是护士在护理行为中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士语言交流与沟通可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对加速患者的疾病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护患沟通形式

护士和患者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其形式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有声语言是一种口头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最常用方法,即利用直接交谈来传递信息,在有声语言中又可分为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保护性等,对善于表达的患者,护士就应尽量采用有声语言来进行沟通和讲解,以达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无声语言是一种体态性语言,通常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与手势等,它是一种辅语言,若充分利用好无声语言,可增加护患沟通效果,对于不善言语的患者就应尽量采用无声语言来进行沟通,以使患者最大能量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由于护士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其语言的形式、方法及作用也应有很大的不同。

1.1有声语言 ①礼貌性语言要求护士在护患交往中时刻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不伤害其的自尊心,在回答患者的任何询问时语言要同情、热诚、关爱、有礼,避免冷漠和粗俗;②安慰性语言是一种能使患者心情稳定的语言,是护士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疑惑、悲观、急躁等心理进行劝慰的语言,在护理工作中起到独特的作用;③鼓励性语言是一种能激发鼓励患者的语言,对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起着非常重要作用;④劝说性语言是一种对患者劝慰开导的语言,在患者一时不愿配合治疗和护理时,往往经医务人员的耐心劝说后即可顺从;⑤保护性语言是防止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而影响治疗和护理的语言,在护理行为中,护士对于患者的不良预后决不可直接向患者透露,绝对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1.2无声语言 在无声语言中,表情语言是护士通过面部状态或姿势变化向患者传递信息的语言,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保持面带自然、真诚的微笑,对患者是极有感染力和向心力的,在患者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地与其交谈,这本身就是“安慰剂”;在患者恐惧不安时,护士镇定、从容不迫的笑脸,能给患者以镇静和安全感;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在巡视病房时,尽管不可能每个床位、每个患者都走到,但以眼神环顾每位患者,能使其感到自己没有被冷落;当患者向你诉说时,护士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微笑地、耐心地聆听,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手势语言是以手势配合的语言,它是通过护士在护理行为中,利用各种手势劝慰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护士的表现力和感应性,在护理工作中时最常用的方法;如:患者高热时,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患者前额其行为更能体现关注、亲切的情感。当患者在病室大声喧哗时,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要比以口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另外,也可通过扬眉、撅嘴、挥手、点头、摇头等身体部位的活动来传递语言信息,护士在和患者的各种交流中,时时诚恳、友善地向患者点头或打招呼,患者的温暖感和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使其绝对地信任医院的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从而积极各种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 护患沟通艺术

2.1了解患者的需要 在护理行为中,护士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和进展情况、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护理活动。并且要主动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和记录,认真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和顾虑的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如:在患者发怒时,护士应首先证实患者是否在发怒,并给与必要的提醒或制止,然后以语言或非语言行为表示对他的理解,帮助患者分析发怒的原因,并规劝他做些其他的活动,给予患者心理帮助。尊重患者的意见要求,重视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在与病情严重的患者交谈时,应尽量间断进行,不要超过10~15min/次,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并及时给与协助,满足患者的要求,为患者减轻痛苦;对感觉有缺陷的患者,如听力障碍者,讲话时应让患者看到你的脸部和口形,并可用于手势和脸部表情来加强信息的传递;对视力不佳的患者,在走进或离开病房时都要告诉患者,并告知你的姓名,及是为对方所听到的声音做出解释,避免或减少非语言性信息;对语言障碍的患者,因无法表达,应尽量使用一些简短的句子,如:可以用“是”或“不是”或点头或摇头来回答,以给对方充分的时间理解,护士的态度要缓和,不可过急,也可用文字进行交流。

2.2学会沟通的艺术

2.2.1沟通的基本要求是诚信、尊重、同情、耐心,注意人际距离,保持环境安静和安全。在护理行为中,首先要熟悉对方的性格、嗜好和品性等,这是沟通的前提。其次是对症说语,以利患者康复,说话时表情要自然、亲切,表达得体,使患者愿听、想听,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态度诚恳,语言得当,通俗易懂,掌握好语调和语速,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增强沟通效果,观察患者的情绪和受教育的程度、对疾病认识的程度,留意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

2.2.2护患沟通艺术有以下5个要素:①技巧:多听,尽量让其倾诉、宣泄以做出准确解释;②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③留意:患者的文化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对沟通的感受,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沟通或交流的期望值,自身的情绪反应等,要学会自我控制;④避免:应避免出现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压抑对方情绪,改变对方观点,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强求对方接受医生的观点、意见和事实;⑤注意:注意语言的规范性、礼貌性、情感性、针对性、灵活性。

上一篇:70例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下一篇:戊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部感染及肾小球肾炎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