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立统一”规律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01:41:08

浅谈“对立统一”规律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

摘 要:“对立统一”规律是指矛盾的双方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把“对立统一”规律与声乐学习联系起来,互相牵制和协调,才能达到歌唱的平衡。

关键词:对立统一;声乐学习;呼吸;发声

“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双方这种相斥又相依的辩证关系,才能推动社会、人类、事物的向前发展。如果把这种规律运用于我们的声乐学习中,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都变得简单了,许多矛盾都化解了。

由于声乐是一门极其抽象的学科,它的学习过程大都是靠形象思维来指导,靠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去感受,并非直接接受理论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的。因而产生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声音的“亮”与“暗”,“横”与“竖”,位置的“靠前”与“靠后”等。而这些相反的比喻又没有一种固定的公式和发声方法对号入座,只能凭一种感觉,所以,在声乐的学习中常常会感觉到困惑和不知所措。其实,把“对立统一”规律与声乐学习联系起来,可以发现,这些看起来相互矛盾和对立的说法就像天平的两个盘一样,互相牵制和协调,才达到了歌唱的平衡。

一、呼吸(吸气和叹气)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这是大多数人了解的理论。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说,唱歌时用气的感觉就像叹气一样,把声音叹下来;但有时老师又说,吸着点,像吸气一样吸着唱,保持吸气的状态。究竟气息是应该往里吸还是往外叹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吸是进气,叹是出气,是呼吸的两个相反动作。如果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理解,那就是,吸和叹本身就是一对连体婴儿,他们相依相存。发声是靠这两个动作共同完成的,没有往外叹,就吸不进去;没有吸,叹也就无法完成。像叹气一样往下唱,其目的是为了扩松喉咙,下放喉头,稳定喉头,这对于喉头紧的人很有效。而在吸气的状态下发声,是指保持兴奋感,为的是打开腔体,连上共鸣所用的一种比喻,并不是在唱的时候,真的气息是往里吸,而是保持住吸气时腔体打开的感觉来发声。但是,如果在腔体打开不充分的条件下,单一地用叹气状态发声,声音就容易发白,缺乏共鸣色彩和立体感。所以说,这两种对立的状态是要统一起来互相协调好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相反,如果在唱的时候往里吸,在吸之前就先要把气放下来,稳住喉头。这两种状态,既可以打开腔体又可以稳定喉头,使气息流畅。叹下去是为了更好地吸,吸上去是为了叹得更深。这样,无论是吸着唱还是叹着唱都能发出好的声音,效果是一样的,吸和叹这两个动作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来回循环,缺一不可。也正如已故声乐大师沈湘教授所说的那样,唱的时候主动想着:吸中有呼、呼中有吸。说的也是“吸”与“叹”的对立统一,这样一松一紧的协调,有效地避免了发声器官的僵硬。

二、发声(真声和假声)

凡是健康的嗓子都可以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真声,一种是假声。真声是整个声带振动,假声是局部声带边缘振动。每一个正常的、没有毛病的嗓子都有这两种机能。这两种声音也各有他们的优缺点。真声,接近人的说话,比较自然,声音明亮、结实、集中、音量较大、唱低音容易。但如果单纯地用真声歌唱,或者是真嗓子用得过多,声音就紧、硬、位置低,到了高音就是喊叫,而且长期这样用嗓,声带长息肉的机会也较多。假声歌唱的优点是:声音圆润、位置高、轻松、唱高音容易。如果只用假声歌唱,或者是假嗓子用得过多,声音就散、虚、音量也小,就像脱离自然的怪声怪叫,中低声区容易漏气,时间长了,声带会长小结。可见,在发声上也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要找到真声与假声之间的平衡,好的歌唱都是真声和假声两种机能良好结合的结果。这是因为声音从真声变假时,喉头挡不住向上面来的气压,突然往上跑,声带被吹开,产生严重漏气现象,失去了声带靠拢挡气的力量。男声在比女声高一个八度的地方,同样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中声区就把真声和假声慢慢混在一起,喉头向下保持稳定,使中声区变成真假混声区。现在,声乐界经常提到的“半声唱法”,就是把真假声比例适度地统一起来,保留了两种声音的优点,从而达到了自如地歌唱。当然,要找到真假声的这种对立统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尤其是越到两边声区,较高声区和较低声区,真假声的平衡感更是难以把握。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曾说过一个好方法,就是在唱假声的时候模拟真声,唱小声的时候模拟大声,唱低音时模拟高音,在发真声的基础上变假,在假声的位置上变真,发音的真、假、大、小、高、低共鸣点一样,位置一样;高音是高位置,低音也是高位置,每一个字,每一声都绕一下小舌进入鼻咽腔取得头腔共鸣。长期训练真假声的对立统一,达到真假声不分你我的境地,才算是真正的协调和平衡了。

其实,我们人类的日常活动,行、住、坐、卧,每时每刻都有一部分肌肉紧张,又有一部分肌肉放松,例如,手指伸直,就是手背肌肉紧张,指肚肌肉放松的结果。一个运动员,他必须掌握自己的运动项目肌肉紧张和放松的科学规律,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成绩。唱歌也是如此,发声器官的肌肉运动归结到一点也就是紧张和放松的对立统一,以此来达到肌肉力量的平衡。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词与这些有关的肌肉都是一个协调、配合的统一整体。只是在用语言描述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歌唱感觉和技巧方法时,有它的局限性,其中的比喻手段和说法,有的从表面看来是相互矛盾、截然相反的。从力学的角度也可以这样来看,一种姿势久了必然会产生僵硬,两种状态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适当调节,将可以起到协调咽腔内部肌肉的作用。于是就出现了“上下”“横竖”“前后”“松紧”等交替使用的状态,也正是达到了“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平衡和协调。当然,歌唱感觉的多少,不能像物品一样,放在秤上称,多了去掉些,少了再加些,只能靠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不断努力地去细心揣摩、尝试,力求找到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最自然的平衡感和协调感,并通过千万次的条件反射把它巩固下来,这个时候,歌唱就如同没有什么方法了一样,进入了一个自由的王国。

参考文献: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04.

[2]李晋玮,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0-01.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师范学校)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思考 下一篇:提高初三学生跳绳能力的思考与实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