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中层人员的培养

时间:2022-06-30 09:39:25

网店中层人员的培养

相传淘宝大学MBA班出过事故:店铺掌柜来淘宝学习几天,回去之后不久网店就陷入大乱,导致业绩也迅速下滑,差一点连店铺都关了。这种例子或许有点夸张,但事实情况是:在很多次网商培训上,我们都见过不少掌柜都要在课间休息时猛打电话处理网店事务,而且总是亲力亲为,将所有事情都交代好后依然不放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培训时候还忧心忡忡。这些店铺都是看似生意红火,实则网店一刻也离不了掌柜。

跟卖家交流,大都诉苦做网店太累了,几乎每天都要在店铺盯着,没日没夜没假期。但与此同时,也有个别掌柜例外,他们或四处做演讲嘉宾,或到各地游山玩水,网店不但不乱还保持高速发展,网店年销售额还依然保持几千万元的级别,这些卖家似乎很是逍遥自在。

一边是累死累活却未必发展,甚至导致店铺关闭的威胁;一边是轻松潇洒却高速增长,区别何在?关键在于这些店铺大多数都没有一个上下衔接的中层,导致事无巨细,事事亲历亲为。

一、做团队架构,分清任务

所谓的团队架构,简单说就是重新梳理你的团队,做到一个人占一个坑,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和许多中小卖家的沟通中,发现很多卖家都是因人设岗、因事设岗、流程混乱、职责不清。大多数卖家是因为有客服,所以设立客服部,有美工就设立设计部等。

当店铺逐步扩大,员工数量从6个人扩展到60个人时,发现原本客服部的3个人变成了20个人,1个美工变成了10个人时。又将人数拆分出了几十个部门,造成部门林立,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成本加大,或者因为绩效考核造成各自为战,甚至内耗争斗等,这些都源于没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

我们尝试设计一个较为清晰的组织架构,可以先列举当前网店都需要哪些岗位,再对这些岗位进行分类,然后看是否有遗漏或重复,再将关联度紧密的岗位归到一个部门,最后将部门和岗位划分清晰。以一个百人左右的大型卖家团队为例,大致可以设计如下一个架构:可分为产品部、业务部、营销部、数据部、仓储部以及管理部六个部门。每个部门设一名主管负责本部门运作,与其他部门协作,以及对上级负责。为了更好地解放掌柜,还可以再设立一名“大店长”(或者叫总监、副总)分管协调除管理之外的五个部门。大店长负责的是具体事务,主要针对各大部门的管理,而部门主管则只负责本部门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的调配。其中,店长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重大活动和任务分派的时候,让各个部门联合起来,一起协作完成一个活动的全过程,并在此之后做一些必要的总结。

比如,淘宝的一次大促活动就必然要涉及到产品的调配、客服的提前到位、活动中营销部门的整体推广和策划,再到数据部门观察整个店铺的变化,最后需要仓储部门的大力配合,这一系列的过程缺一不可,而大店长就要做到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将各个部门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做每一个环节的剂。

二、选中层,有效管理

很多网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网商都是很部门甚至多个岗位直接对掌柜负责,基本没有中层,或者中层职责范围太小。比如,很多卖家的所谓店长只是管零售客服,除了这个客服小队长的店长之外,就几乎没有其他中层主管。美工、推广、促销、仓库、进货、拍照等各路人马都是掌柜直接管理,看起来似乎在掌柜的英明领导下团队成员效率很高,但殊不知这样的掌柜往往每天都在忙于“救火”,而再没有丝毫时间考虑货源、品牌、营销等核心战略问题。

选中层:每个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很难吸引到高层次的人才,创业企业招不到优秀管理者,但却可以培养管理者。很多网商的中层大多数都是一线客服或者其他岗位人员,由于业绩出色或者工作几年成了元老就被提做管理,这往往会出问题,因为业绩出色并不代表管理能力出色,而工作年限长久更不代表管理能力强了。所以,选择主管的时候,标准还是应综合考察并偏重管理能力,否则这个中层只能起到劳模作用而不是真正的管理者。选出合适的人后要先帮他们完成身份的转变。

做管理:店长应该是决策者、责任者、激励者、培训者、协调者、分析者和承上启下者。身份转变到位后,掌柜还要培养主管完成工作方式的转变。新上任的主管正如初创期的掌柜,要做的不是自己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学会带队管人。作为一个店长,首先要以提升店铺销售为最终目标,集合大家的力量达到店铺盈利最大化。店长要具备几点重要素质,作为店铺中具有实权的管理者,需要凡事先以身作则,有容人的度量,多给员工激励,对员工的每一步成长多给鼓励。曾经有个掌柜就做过实验:当每天给客服平均3次以上的鼓励时,往往发现整个团队的氛围会呈现积极状态,而以此持续1个月,客服的成交率也相比之前更高。用鼓励和积极的语言正面化地传达给员工,从而隐性提升店铺销量似乎成为了一个小诀窍;其次,店长针对店铺的管理要因人而异,特别是针对老员工和新员工的管理上,需要把握住度。网店管理中的很多员工是和店铺一起成长起来的,对于他们的管理,建议店长在进行任务分配以及职责说明的时候,可多用平等的语气,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沟通、多表扬。

三、学会放权,让主管成长

在经历了中层选拔培养到位后,掌柜与中层主管之间的工作配合关系需要理清。在这一点上80%的网商掌柜都不敢授权,导致很多中层主管只是掌柜的一个传声筒,长此以往,有能力、有意识的主管也都成了摆设。因此,掌柜设立主管后,需要懂得放权和适时收权。

放权:掌柜须明白,主管只有感觉自己在掌控部门的时候积极性才最高,自己策划并执行行动方案时执行力才最强,在下属面前有威信时才更能带好队伍。所以,掌柜切忌直接告诉主管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样的上下级配合,主管永远成长不起来。

设立主管后,掌柜就要忍住自己的“技痒”,这里就要求掌柜要做到:遇到事情让主管先思考、提交策划行动方案,并鼓励他积极执行。主管报给掌柜审批时,掌柜也不应该直接指出错误,而是引导主管发现问题,自己作为辅助,配合其完善方案。这样的授权模式说来简单,但大多数掌柜要完成这一转变却很难。

收权:授权出去后,掌柜需要根据不同层级进行不同力度的工作监控。部门主管的日常监控由大店长或者总监完成,而掌柜则只对部门主管进行周度或者月度定期监控。部门主管会对员工进行每日早晚例会的监控,店长会对主管进行按项目或者每周的例会以及月度计划总结会;而掌柜则参与大型项目会、周例会或者月总结计划会。例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做到掌柜知道店长在做什么;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店铺长期发展战略。

四、拆分绩效考核总指标,将目标细化

店铺掌柜还需要重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给主管、店长制定目标,以及对这个目标的完成度进行考核。淘宝卖家现在的考核大多仅以直接的销售额来进行考核,但销售额的决定因素太多,远不是掌柜们所能控制的,因此这样的考核往往会让店长有很多不服气和对其他部门或者岗位的抱怨。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只拿一个最终业绩额作为指标,往往造成主管、店长努力方向模糊不清晰的问题。

绩效考核指标实际上就是被考核者工作的方向标,所以绩效考核关键指标(KPI)的制定思路是“想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而且尽量有条理、细致化。以下结合我们在为一些大网商做顾问时建立的店长、主管的绩效考核体系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想向店长、主管要什么?无非逃不出工作业绩、客户满意度、团队成长度这三个因素,因此KPI就从这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1、工作业绩:推式的任务精算。业务部主管(或小店长)的工作业绩是很容易量化的,将年度总目标按月进行一下拆分即可(如果有几个业务部,再进行一下分配),但其他部门主管的业绩就较难制定了,比如产品部,就很难衡量其工作业绩。这里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倒推式的任务精算。比如给定条件如下:年度目标:1,000万元销售额;年度投入:200万元广告费;团队:6客服、1售后、1美工、1营销、4仓库;网店现状:每天流量1000UV、转化率1%、客单价100元、回头率5%;1,000万元的销售额先倒推到年流量、转化率和客单价三项目标。如果这家网店的转化率较低,转化率目标就可以先设为行业均值。

流量指标:假设店铺的转化率为2%;客单价目标假设需要提升到150元。这样,就倒推出一年的流量目标是1000万/2%/150=333.33万UV。然后,再计算出平均每月的流量目标为333.33万/12=277778,而以此推出每日的流量目标为:277778/30=9259UV。这个数字是一个均值,结合去年同比的每月流量状况调整一下每月的流量目标。流量目标的具体数字有了,再根据网店的情况调整到搜索流量、广告流量、回头客、软营销四类流量来源中,这样营销部就有了推广业务的具体指标。

转化率和客单价指标:这些指标要倒推出具体的运营数字任务比较难,但可以倒推出一个成长比例。转化率成长指标是2倍,客单价成长指标是1.5倍,带着这个大指标去分析宝贝优化、店铺装修、供货响应等运营工作,以及促销活动工作、客服销售工作,每一类工作的指标都是效果提升的2倍。

通过这样一个倒推式任务精算下来,每项工作就都有了自己的具体指标,部门主管再根据所辖的业务认领这些工作指标,主管也就有了本岗位当年的KPI指标。

2、客户满意度:巧用拆分法则。客户满意度指标设置可以采用拆分法则:比如可以衡量一下不同部门对客户满意度的权重,继而将总的客户满意度指标按不同权重拆分到不同部门。比如,本年度客户满意度希望提升0.2分,可以将这个满意度指标细分到淘宝的三项满意度指标“宝贝与描述相符、服务态度、发货速度”。根据每个部门与这三项指标的相关度做一个拆分。比如服务态度,大致可以拆分为业务部占35%、仓储部占20%、产品部占15%、营销部15%、数据部10%、管理部5%等。

3、团队成长度:参考技能和接单负荷度。团队成长是最模糊的考核指标,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简化处理可以分为两项指标:一是员工技能和素质;二是团队接单负荷。员工技能素质指标很难直接展现,可以通过定期考试或比武的方式进行评定。比如,针对业务熟练度,可以设立一个知识问卷考核,通过定期举行一次小规模的产品基本问题解答,对员工进行考试,让员工逐步熟练掌握产品知识和企业相关文化。

团队接单负荷,可以通过结合大促的不定期压力测试来考评,总的接单负荷再按照不同部门的相关度拆分到不同的部门即可。比如,业务部占25%、仓储部占25%、营销部占20%、产品部占15%、数据部占10%、管理部占5%等。

团队架构、培养中层、授权监控、绩效考核这些工作可以简单理解成为搭框架、找重点,然后放权进行目标制定考核。卖家在一开始进行时,做起来会感觉很复杂,头绪混乱,甚至一些部门设置、考核指标、评定绩效的方法也容易让员工有误解、甚至意见,但不完成这些工作,团队就会死气沉沉。如果你不想一旦离开几天网店就大乱、甚至关店,那就下定决心从中层开始做起,努力做个甩手掌柜吧。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

上一篇:我国工程项目中的涉外采购管理 下一篇: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