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悖论及形成原因分析

时间:2022-06-30 04:55:58

就业悖论及形成原因分析

西方近代就业理论中,菲利普斯曲线因较贴近现实经济生活、政策指导性强而被普遍认同。该曲线表明宏观经济的二大指数失业与通货膨胀率即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动关系。认为:当失业率较高时,应采取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通货膨胀率换取失业率的下降;而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应采取收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但必然带来失业率的上升。在横坐标为失业率,纵坐标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数理模型中,菲利普斯曲线表现为一条自左上向右下延伸的非线形曲线。但考察我国相应的宏观经济变量,则发现菲利普斯曲线被扭曲了,如图1所示。不仅如此,反映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数据与西方经济学中另一著名的失业理论奥肯定律之间似乎也相悖。奥肯定律认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为:实际GDP增长率=3%-2失业率变化值。其中3%为正常经济活动中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导致的自然失业率。

图1菲利普斯曲线之比较

要解释形成悖论的原因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认定我国目前失业的类型。萨缪尔森认为失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及结构性失业。因经济周期波动引起工人失业,在经济萧条阶段由经济下降造成的对劳动力需求不足,为周期性失业;因劳动供求关系变化,工人在转业过程中暂时失业,为摩擦性失业,这类失业的出现没有规律,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也变化不定,因此难以预测;因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需之间在技能和训练方面不能适应而引起的失业,为结构性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重新布局等引起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这一要求。有四种表现形式:1)寻找职业的人是没有劳动专门技能的青年人,而需要的则是有一定技术的熟练劳动力;2)有些职工只有从事原来产业的知识和技术,没有从事新的产业的知识和技术,因而产业结构变化后找不到工作;3)工业重新布局,使某些地区劳动力供大于求,而另一些地区则供不应求;4)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就业信息不畅通。

我国从1978年至2003年20多年的改革中,没有出现过大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因而当前的失业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综合性失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就业正在悄然变化,由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孔雀东南飞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至今天民工潮的涌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之相应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细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事制度并存,就业格局在由指令性配给向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的过程中,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天然孽生物,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不可避免,因此,就业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只能是结构性失业。具体地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少。

一、公有企业释放多,非公经济吸收少。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水平全面就业将城镇所有的劳动力堆积在公有经济,公有经济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解决就业。随着国企改革从“三自”到1998年彻底打破铁饭碗,国企的利益目标根本性转向“利润最大化”----这更符合一个微观经济实体所应追求的目标。因此,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释放原先沉积的冗员,于是《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8年首次出现了“下岗人数”的统计指标,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重组并购风潮、企业改制已经和将会向社会排挤出更多的下岗职工,由于下岗人员年龄和劳动技能的限制,再就业的渠道非常狭窄。非公经济在改革初期就形成了自身资源配置的优势,没有解决就业的行政指令的约束,非公经济的利益目标单一指向利润最大化,相应的资源配置也以此为出发点:或自然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企业一方面可以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劳动力市场雇佣具有年龄优势的一般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高于劳动力平均报酬的价格雇佣人力资本含量大的特殊劳动力。所以,非公经济吸收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并不是公有经济释放的冗员。国有企业一日未能脱困,公有经济释放的冗员愈多,劳动力市场失业的存量就愈大。

二、农村释放多,城市吸收城镇劳动力少。割裂的二元经济以严格的户籍制度阻止劳动力的城乡流动,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部门出现了日益增加的生产剩余。若假定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31039千公顷基本不变,农业从业人员却从1980年的31836万人到2000年的49878万人,而实际耕地面积是在不断减少。根据现有耕地推算,一般认为农村存在着大约1亿--2亿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照每生产一吨粮食所需要的实际劳动时间来计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会更多。企业用工自主形成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向城市流动导致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配置的同时,就业岗位就将在城乡劳动力之间分配而不再由城镇劳动力独享,这必然会引起城市就业的下降,因此城镇失业登记率必然上升。所以,农村释放并转移的劳动力越多,城市失业率会越高。如表2所示,自1996年以来,城镇就业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表2 1991年----2003年城镇就业

三、传统经济释放多,新经济吸收少。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明显加快,传统采掘业、制造业等部门从业人员迅速下降。“九五”期间,国家大力压缩纺织、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机电、轻工等行业,关闭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小企业,随着相当数量采掘业、制造业等传统工业企业关、停、并、转、破,促使这些行业下岗急剧增加,从业人员迅速下降。新经济成为这一期间发展最快的行业,国家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环保的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速,给信息技术业、电子传媒业、电信业带来了无限的机会,这些新型行业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但是就业效应并不明显。如表3所示传统行业释放的劳动力为1919万人,而真正意义上的新经济吸收的仅为138万人。

表32001年城镇分行业年底从业人员(单位:万人)

就业悖论的出现暴露了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一加大科研成果的应用投入,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加强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提倡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扩大就业效应。二引入民间资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形成多元化所有制实体共同吸收城市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新局面。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国家失业统计口径,以便综合治理社会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人城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僵化的“分而治之”的思路必须加以更新。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上一篇:梁子湖区:做大做强特色资源产业 下一篇:房地产:宏观调控与地方政府行为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