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时间:2022-06-30 03:43:33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指导性学的内涵

非指导性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非指导教学强调教学中要讲究指导的艺术,教师要创造一种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有效地指导他们自己的决策。

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政治体验和学习方式,并以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1.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一种开放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探究为主,可采用各种方法与途径去探索政治问题的解决,教师较少干预;活动氛围上,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和谐氛围,以利于共同进行政治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在活动时空上,不局限在课堂内、学校内,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开发社会与生活等广泛的教育资源。

2.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体验性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主动参与直接体验政治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情感呼唤让学生主动参与政治教学活动、通过情感深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政治观点、通过情感外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人本化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生命自由本性的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让学生学会做自由自主和自我负责的人。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教学境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新追求。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不是不指导,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指导,教师教学艺术高超的表现,是教学的一种最高状态,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也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策略、思想,希望通过非指导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政治感悟力,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有序的政治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

1.重视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非指导性教学认为,学生具有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倾向,并能够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生活情境,教师角色应由传统决策者转变为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建议者和师生平等地交流的引导者。长期以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政治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很少有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活动,政治教师变成了知识的权威者和统治者。高中思想政治课非指导性教学中的教师应是学生政治学习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政治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体验,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政治教师作为学生政治学习的引导者,其实就像建筑中的脚手架一样,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结合时事政治以及社会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创设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充分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政治教师要逐渐减少指导成分,最后撤去支架,由学生独立完成政治学习任务。政治教师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用心培育每一位学生才能变灌输为引导,政治教师才能真正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强调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非指导性教学认为,教学的各个阶段都是从学生的情绪体验开始的,以学生自己作出学习行动计划、反思自己的计划、完善自己的计划并取得积极行动为终结,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高中政治课堂上,由于政治理论的抽象性,政治教师习惯“一言堂”,不太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水平较高的政治教师也不过把讲台当作自己教学的表演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滔滔不绝的宣讲中湮没了。教师根本没有“学生主体”的概念,只有自我表现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政治学习的“主体意识”就会被抹煞,因此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至关重要。政治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过程的设疑引思作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手段。在政治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学生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所吸引并开始积极地联系实际作出分析说明。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与教学效果提高。

3.突出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

非指导性教学指出,师生间平等的伙伴关系是非指导谈的必要条件,要将教师置于同学生完全平等的地位来认识教学活动的功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不少政治教师却缺乏民主观念,满脑子专制思想,主张“师道尊严”、“教师至高无上”,不知不觉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划上一条鸿沟,使学生不敢接近,不能和教师讨论、争辩,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在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以师生的互动交流交往为方式,最终达到师生在教学中的共同发展。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主要标志。在政治课堂教学操作上,要求教师要做到:一是“老师少讲学生多说”,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讲抽象的政治道理,多让学生结合实际说想法;二是“老师少谈学生多思”,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谈对某个政治现象的看法,多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老师少站位学生多选择”,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少站在自己或某单一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多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

4.关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情感的体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目的同时指向认知与情感领域两个领域。非指导性教学也强调知情合一,但它更注重情感领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传统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传统的课堂教学根本缺陷在于只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不把学生看作生命的主体。学生是具有情感的鲜活生命个体,使用情感教学,则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各种与实践相联系的方法展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要更好地关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体验,正确的评价取向是关键。传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发展性评价则可以考虑学生的过去、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分数,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

上一篇: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德育课堂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设置的误区及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