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2-06-29 08:07:20

高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摘 要:为培养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型人才,根据《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特点,建立了高职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即首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最后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践教学是果树栽培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服务于21世纪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高职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为培养适用园艺产业现代化生产的高科技技能型人才,现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进行一些探讨。

1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1.1 多媒体教学

单一的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从而使他们对课程失去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就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积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利用网络收集丰富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增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内容。例如,在嫁接、果树修剪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演示嫁接、修剪过程和效果,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1.2 讨论教学

对于教材中编写的较详细无须多加补充的章节,让学生们先自己看书,然后提问或学生间互相提问,展开课堂讨论。嫁接实训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以计时方式考核每人嫁接1个枝条需要的时间和成活率,从而使学生达到实训的要求。

1.3 专题教学法

针对建立大型现代园艺园区、利用新技术进行增产、提高果实品质、进行无公害生产等难度高、实践性强新技术的学习,采用“让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专题教学法,即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果园,请专业技术人员向学生介绍建园、栽培管理、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聘请林业科学研究所和社会上的果树专家,走进校园和课堂,定期到学校做学术报告,促进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1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果树具有生长周期长、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学生若要实现对某一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全程实训锻炼,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交通方便的实习基地,即校内基地。校内果树实训基地应建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产、学、研基地,使其在学生专业课学习、技能培养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

2.2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生产果园,材料丰富,规模大,便于进行生产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共赢的实训基地。一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实习。学生通过在示范园区实习,不仅巩固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园艺生产的模式,加深学生对园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认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二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基地(或企业)进行工作,即工学结合,使学校、学生与企业互惠共赢。

3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根据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特点,为克服“ 高分低能” 倾向, 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定。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念,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实行“两个结合”和“两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即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以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实践考核前拟定了考评标准,考评成绩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同学根据标准一起评定学生的实践情况。

4 结语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加强对果树栽培技术实践教学的投入和管理。首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其次,为更好的给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最后,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搞好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为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依据,也为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收稿:2012-04-17)

上一篇:大蜀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思路探讨 下一篇:红叶石楠扦插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