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6-29 05:37:09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47-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指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品质,教师首先应有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尝试组织学生评学评教

众人智慧胜一人,有部分学生,其思维方法、学习经验非常之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推广和借鉴。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总结失败教训,推广成功经验,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相互学习,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又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

2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如果生活在鼓励自由探索、标新立异、发明创新的民主和谐气围中,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如果生活在不允许自由探索和研究的一言堂、家长制的环境中,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受到扼杀。因此,教师应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走向成功。教学实践证明,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名状的愉悦,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穿针引线,铺路架桥。

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创设良好的氛围,可以使学生不会因表述而紧张,不会因出错而恐惧,也不会因被提问而焦虑。要让学生因能够标新立异而高兴,因敢于质疑而欣喜,因善于表现自我而自豪,这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3 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断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4 启发想象,为学生开拓创新之路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5 鼓励学生向老师指正错误、质疑和问难,培育创新萌芽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

6 正确评估,容忍错误,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独创和革新精神,那他就必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在创造活动中的错误或过失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有与学生共担创造中的风险的勇气和度量,即使失败了也要鼓励学生再创造,不必过分苛求成功。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没有把握的事情或想法不敢说、不敢做,也不敢想,缩手缩脚,这样就必然要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待新奇,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比如作文课上,学生触景生情,神游万里,突出奇想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学生不着边际的幻想,甚至是异想天开,教师应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延缓评价,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保护其灵感的火花,因为这火花将是创造未来奇迹的火种。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 下一篇:试论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