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10-24 11:35:49

试论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更有各种各样的有声读书、动画和视频。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许多老师在语文阅读课上,过多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花了很大工夫,教学效果反而事倍功半。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提高多媒体的效用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6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的做法试作阐述。

1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有一位老师在上《琥珀》这一课时,他采用了悬念引入的方法。屏幕出现一块透明的琥珀,然后问:“你认识这块透明的东西吗?它里面的两个小东西又是什么呢?怎么会好好的躺在里面呢?同学们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这样的情景和提问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学习动机,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本课是阅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文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的感人场面。 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由然而生。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4 巧设质疑,拓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创造了条件。如《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放了一段录像 ,我问学生:“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兵出来反攻吗?”……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鼓励其他同学来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5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朗读水平

丰富的感情是学生朗读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还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获得最佳效果。在讲读课文时,我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情感,以悠扬悦耳的音乐、色彩鲜明的图像展示课文如诗如画的静态美、动态美。

如《翠鸟》一课用词准确而生动,以第三段中第三句为例:“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句中的一系列动词,如“蹬”、“叼”、“贴”等用得很精当。教学时我让学生看录像,细细品味其妙处。又如第一段讲外形用了“博喻”与拟人手法,把翠鸟勾勒得如同小姑娘一样美丽、可爱。导读时,我注意图文结合,让学生借助屏幕睹其色、见其形。 此外,在音乐图像作用下,让学生多听几遍适合课文情感的语调,适当的节奏,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将无声的语言文字(即课文内容)转化为画面,再将画面转化为有声语言(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