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29 04:59:1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现在,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思想品德问题。思想健康关系着一个人的成长,在我国,有些人由于思想品德不健康而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有的甚至导致了犯罪等社会问题的产生。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和人格正在逐步形成,这一阶段,需要有人来积极地引导他们,他们的思想健康直接关系着他们人格的形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将它具体化、生活化,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背景

思想健康教育主要是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交流来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种种问题。品德教育则比较注重学生的整体修养,关注的是品德方面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将两者合二为一,由于中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定型,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需要有人来引导指正。但是,现实中很多时候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思想品德这一方面的问题却被忽视了。由此引发的自卑、敏感、冲动、偏激、人际交往障碍等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辅导。

二、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学校方面

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教师的引导。要想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培养或引进大量思想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并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在校园内,要注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思想品德健康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同学的发展。

2.家庭方面

由于学生的很多思想品德问题都受家庭的影响,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多和家长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的情况,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尊敬长辈,爱护公共环境,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

3.社会方面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实践,使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更加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去做志愿者,让学生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懂得爱与感恩。同时也能够学习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本来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人们穷尽一生的力量去阅读。每个孩子最后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在他们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培养他们的能力肯定是相当重要的,而一个人能否成功,往往就在于他的意志是否足够坚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态。将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升华他们的感情。

三、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来聆听他们的倾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题。可以多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升华自己。

思想品德教育对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他们关注的核心。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必须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高台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会计基础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