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9 12:13:06

演示教具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呼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选择好教具,使用好教具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从教具的选择、组合、使用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关键词:演示教具; 教具的选择组合; 教具的使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08-002

课堂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教具实物或示范试验,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虽然抽象思维是全面认识生物科学的重要方式,但是生物教学的众多基本结构功能原理都是建立在宏观和微观的基础上的,因此课堂演示教学对生物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堂演示教学主要是在教师、教具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直观信息的传递者,学生是直观信息的接受者。教具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对信息接收的程度取决于对有关信息的感知,所以选择好教具,使用好教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演示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教学演示教具的选择和组合的基本要求

1.演示教具要有科学性

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提倡运用生物实体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用大量的生物体作为教具,而用挂图、模型、投影、幻灯片、多媒体动画作为演示教具。那么在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性,教具的各部分间的大小比例应该符合实际。例如人体的内脏器官的模型不仅在形状上像真实的脏器,大小比例也应该基本和真实器官一致,而且教具的颜色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与真实生物体颜色接近。例如:心脏模型的颜色是红色,叶绿体的模型是绿色,房室瓣的模型形象逼真。在自做的多媒体课件时,不能一味追求色彩鲜艳而随便去涂改颜色,这些都是选择教具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2.演示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家认为越难掌握的教材就越要求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性原则。但片面的热衷于采用直观材料,并且只是为了丰富具体的表象和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采用,这样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利于教学顺利进行,所以在选择教具时应当考虑它的必要性。应该围绕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关内容选择教具,较多的考虑教具的趣味性是不足取的。例如,在叶的结构功能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叶的结构模型、挂图和课件等教具,而各种形态的叶子的模型就没有必要大量的呈现给学生,这样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时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具的实用性、系统性

选择教具考虑到教学的实用性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讲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这一特点时,用透明的矿泉水瓶代表毛细血管,侧壁扎上一些“小孔”表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内的水就会流出来,这样的教具既经济又实用。所以在选择教具时应选择经久耐用且便于携带的大小合适的教具。使用演示教具的过程中如何科学系统的组织教具教学,是关系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首先少而精是科学系统的组合教具的主要原则。少而精才不会使教具在演示过程中一闪而过;不会使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也不会使学生目不暇接。其次要做到在各个教学环节使用最恰当的教具,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教具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发挥作用。例如,在进行泌尿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拿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实物模型,再展示肾脏的宏观结构模式图,最后展示肾单位的多媒体课件,播液的形成过程动画。把几种不同的教具系统的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有关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体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教具要立体化、动态化

有一位老师这样有趣的说道:书山有路“趣”味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实践表明,立体感、动态化好的教具能使单调乏味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简单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鸟类的外貌特征时,用挂图不如用模型、标本来的生动,但播放鸟的视频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教具的立体化、模式化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演示教具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怎样使用教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灵动生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以下几点:

1.演示教具应在最佳时机及时出现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抓住最佳时机适时的展现教具。演示教具出现的过早或过晚,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一上课就把教具展示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一般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具上,而等到再让学生观察教具时,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了观察的兴趣。如果讲完后再让学生观察教具,那么学生不可能把教具与学习到的知识紧密的相联系,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具演示完后应该及时移去,否则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下一阶段的教学效果。

2.演示教具时应该有指导性的语言

当学生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缺乏兴趣时,再新颖的教具也很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展示教具时给以启发性指导性的语言非常重要。例如,在播液的形成过程的课件时,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当血液流经肾单位形成尿液时,那么在肾小球和肾小囊中发生了哪些生理作用呢?(2)原尿中有哪些成分?有哪些物质不能进入原尿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尿液形成的动画回答问题。(3)正常人一天能产生150升的原尿,而我们的尿液一天为什么才排出1.5升,剩余的物质流到哪儿去了?(4)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血液的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边说边播放动画过程,到一个知识点时,暂停一下让学生展开讨论。这种“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指导性语言,为教具演示出最佳效果提供铺垫。

演示教具前给以说明性的语言也非常重要,无论什么样的教具,与生物体相比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因此在讲授知识前应该对教具和实物的差异作简要的介绍。另外在切面或部分结构方面,还应该对教具的切面的部位和方向做介绍。比如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应该纵切不能横切,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正确的跟上教师的思路,而不是糊里糊涂地听了一大段后,却不知到教师再讲什么。

i.演示教具应该面向全班,人人可见,有序的展示

首先要求教具的大小合适,特别是重要的部位要让学生都能看清楚,如果教具不够大或者主要的部位不够大,就会影响教学质量。例如在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有一位老师选择了一张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学生能够看清楚细胞的基本结构,但是叶绿体的形态却很小,学生看起来很费劲。所以应该事先准备一个叶绿体的挂图或模型,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其次要求演示教具必须放在学生便于观察的位置,也要求在适当的光线条件下演示。有些教师托举和摆放教具的高度不够,挂图高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效果。一般情况下演示时要求光线充足,但在播放多媒体时则要求光线适当暗一些。有时也要注意演示材料和背景的关系。

在演示教具时应该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层次进行,按照由里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有整体到局部、有宏观到微观的顺序逐步进行。在演示时教鞭明确地指到准确的位置,即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切忌用教鞭乱指乱点,误导学生的观察。如果自制多媒体课件则通过使用“点”“线”“面”闪烁式变换颜色等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件的其他部位不应该喧宾夺主。

ii.演示教具应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教育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演示教具应该规范准确无误,演示也要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把演示后的挂图随意丢在地上;有的教师为了方便,在演示花的结构式时,把摘下的花瓣丢在讲台上;有的教师在演示洋葱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时随意把碘液丢在地上……这些是极为不妥的。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规范操作,就会使学生随意丢弃实验药品和实验废弃物,使学生养成马虎的毛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只有教师的演示操作一丝不苟、科学严谨,学生的科学素养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总之生物教学中的演示教具除了要注意上面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外,还应该注意配合肢体语言、板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促进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把看、听、嗅、触、写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获取信息,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2]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上一篇:利用地理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下一篇:给学生展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