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在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9 11:23:31

浅谈激励在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从激励对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及其重大的意义,从而依据激励理论阐述了民办高校将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激励体制。

关键词: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60-01

民办高校在进行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时候,应充分重视激励功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诸多因素,使激励往往出现偏差或缺陷,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整体性激励策略和措施,很是随意和片面,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

一、 激励对于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新型模式,能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关键的在于我们能否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有积极性的师资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因此寻求如何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激励,就是激发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开发人的潜力,从而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一个教师的工作表现与其自身能力和受到的激励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师的潜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理论和实践都显示:激励理论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理论上把握激励的产生及影响激励的各种因素,对于我们有的放矢采取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们就了解几个主要的激励理论的内在含义和作用机制。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行为产生的原因,即激励的起点和基础,分析揭示人们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是如何推动行为的。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激励问题。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使得积极行为得到巩固,消极行为得以转化。

三、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在理论上把握了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实际了。

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的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的提升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要分析激励因素对员工的作用,然后建立规范的激励制度,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通过激励取得较高的工作绩效。对于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激励必须具有系统性

系统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根本的激励方法,其核心是内部分配制度。健全的内容分配制度应该具有激励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包括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对于那些努力工作并且取得了成绩的教师给予丰富的物质奖励,从而扩大激励效应。第二,精神奖励。精神奖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教师的自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效果维持时间常。精神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参与激励忘情激励等方式。第三,竞争激励。通过竞争制度的设立实现奖励的效果,包括:管理人员和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实行竞争上岗,全员加强目标管理,每年实行年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行末位淘汰,教职工进行优化组合。

2.激励必须具有层次性

从民办高校内部讲,激励应不低于三个层次。一是理事会对所聘院长的激励;二是院领导对学院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三是中层管理人员对教师、行政职员及工勤人员的激励。领导者应关心如何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特别对他们的精神需求、职业生涯的期望值要给予高度重视。中层管理人员则应通过自己的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再去激励教师和行政和工勤人员的积极性。

3.激励必须具有时效性

激励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职工的的工作效率,从而获得稳定、和谐的发展。激励手段必须以教职工的需要和组织管理的目标为中心。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作为人事部门首先应建立激励绩效发挥的激励机制,并确立考核标准,由职工参与讨论并认可,其次是严格考核过程。考核的过程是全员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考核采取一级管一级的方式进行。对考核的标准的执行必须予以严格的规定。第三是兑现考核结果。不论奖与罚,都必须及时兑现。在解决激励的绩效过程中,要实行公正的差别奖励,平均分配的奖励等于无激励。

4.激励必须具有公平性

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在激励过程中,一旦出现与预期不对称的情况,我们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个体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损害,影响激励效果。公平理论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具有高度的公平意识,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对于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巨大作用。例如评优评奖及其他个人荣誉的合理分配等等,都直接关系到教职工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将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管理过程,树立高度的公平、公正意识,建立起每位职工之间的真正公平关系,使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反对任人唯亲,反对暗箱操作和背后交易,坚持公开透明,实事求是,从而使各方面的激励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也是人类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激励机制是重要内容。民办高校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适应民办高校管理特色的灵活的激励机制,使民办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正常有序的进行。

おげ慰嘉南祝

[1]李春方.激励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P2.

[2]芮明杰.管理学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P275.

[3]杨 光,齐胜欣,刘永生.组织行为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P30~P56.

上一篇:由地域文化看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下一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