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时间:2022-07-11 01:28:29

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为适应大学生就业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本文重点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几点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53-01

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由来已久, 1997年中国的大学招生规模有了一个数量级的变化,当年招生规模开始突破100万。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高校教学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就是影响因素之一。由于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所以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加剧,教学管理要及时作出调整和改革。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管理的导向性特点是促其改革的主导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管理就是高校办学思想和育人思想的体现。教学管理的思想、管理内容、管理规章制度、管理行为等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教学管理的这一导向性特点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主导力量。

2.教学管理的动态性特点是促其改革的决定力量

教学管理过程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边相互交流的过程,人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管理又是多种功能交织在一起的,在管理中,人、物、信息、时间、空间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相互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学管理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综上,教学管理的动态性特点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决定力量。

3.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特点是促其改革的基础力量

教学管理主要是对智力活动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管理起来必须以专业知识为中介,按客观规律科学地运作。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特点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基础。

4.教学管理的服务性是促其改革的主体力量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既是管理,也是服务,即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师去实施,也要靠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所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尊重他们,让他们参与教学决策,参与教学管理,随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失误,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教学管理的服务性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主体力量。

三、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改革

首先专业课程设置须与科技进步相合拍,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社会上保持领先的水平。其次高校应从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上进行变革,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及创新、人际交往、动手能力等的培养。

2.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毕业生早期接触社会

选择职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引导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目前,用人单位喜欢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宽广,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富有合作精神,拥有健康体魄的大学生。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大学期间,有意识、有方向、有目标,培养、打造自己,为未来就业作准备,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3.积极寻找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高校应积极寻找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自主的到学校的实习基地,或者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公司、行政等社会部门或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从而亲身体验职业生活,适应社会劳动,加强职业意识,形成职业观,并且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亲身的职业体验认识发现适合学生的职业,有助于他们毕业之后选择合适的职业工作,顺利地步入社会。

4.加强大学生活动管理

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现在高校社团种类名目繁多,但相当一部分社团是“有其名无其实”,学生们加人社团只是图其名份,以便在个人简历上能体现比较丰富的活动经历,但实际参与和开展的活动很少。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和引导,保证将这些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5.加强专业课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地位,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立

大学生就业指导不是一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或者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仅仅靠辅导员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前的学生,在遇到自己的专业课比较难学的时候,产生厌学心理,心存侥幸,认为一门两门专业课学不好无关紧要,不影响自己就业大局,一遇困难,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孰不知,大学三年或四年中都这样的话,容易养成学生的懒惰心理,势必会影响其日后的工作。而专业课老师是和学生直接交流专业知识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在自己以后的专业就业方面良好的导师。

6.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自身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仅靠教师或行政部门强制管理,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而让学生参与管理,则可使学生明了教学管理的必要性,从而服从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为今后就业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及时反映学生的现状及困惑。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学生现存关于就业问题的疑难点以及现阶段的主要困惑,有针对的进行教学改革,不断解决学生的就业疑问,是学生有针对的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在一段时间内作为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仍需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改进,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大学生就业顺利进行,让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获得成功,从而使学校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おげ慰嘉南祝

[1]姚贵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8):26.

[2]董 莉.合并与扩招背景下的高校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硕士论文,2006.

[3]李 志.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教育时空,2010(1):161.

上一篇: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看经济学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