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站在学生身后教学”谈我国教学制度的“以人为本”

时间:2022-06-29 10:23:48

从美国“站在学生身后教学”谈我国教学制度的“以人为本”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学校“以人为本”教育教学制度的构建,本文阐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分析了国外的人本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发,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几条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以人为本”教育教学制度构建的措施,希望我国人本教育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

以人为本 教育制度 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能够促进学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学生的成才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内外的教育部门及研究学者们也纷纷对此给予了关注并积极践行。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站在学生身后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的分析,为在我国教学制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要求以教师为引导的核心,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认知水平从而加强其引导作用,然后通过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实现学校的育人目的。与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不同,“以人为本”的教学制度更加注重老师和学生的核心力量,注重人的作用――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校管理的各方面都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强调人的作用和地位,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要求在尊重人、解放人的同时还要依靠人。这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是对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要求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将人作为主体,对学校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完全的发掘和利用,对于与学校利益相关的各方都要仔细维系并认真服务。学校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教育领域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和老师为本,注重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和老师的成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在“以人为本”的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教学规律,遵从老师和学生的意愿,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仅要尊重人,还要善于发展人,在行动中体现对于学生和老师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切实发挥人的作用,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根本性与指导性的思想。作为学校建设具有根本指导性的思想,首先,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思维渗透到学校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去,这样才能够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其次,“以人为本”的教学制度要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对于老师教学任务的分配与处理,还是对于学生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尊重受众的主观意愿。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将人的尊严放在首位,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的学校教育模式才能够更加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二、美国“站在学生身后教学”现象分析

分析美国教师“站在学生身后教学”应着眼学校教学过程中课堂表现与课程设置两个方面。

1.课堂中的“以人为本”

观察美国学校的教育课堂,最为直观的感觉就是“乱”。课堂上,学生们或吃或玩或睡,桌椅板凳的摆放也是形态各异,同学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事实上,美国课堂的“乱”并不是毫无章法的混乱,而是一种天性的释放,是一种基于尊重自由的“乱”。事实证明,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人才的培养才能够保持高昂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也正是美国课堂的这种“乱”才使我们体会到美国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了实处。这就给我国的“以人为本”教育制度的构建带来了诸多启示,最明显的就是不仅仅只有严苛的课堂制度才能够培养人才,那种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学校合理的培养应该是尊重并且解放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在个性被完全尊重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2.课程设置中的“以人为本”

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同的,除了教学大纲一致外,其余的教材或者教学方法都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习惯。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很多的课程供学生们自由地选择,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兴趣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个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此外,美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注重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公民教育亦或者爱国教育,都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身心领悟和人性关怀都是着眼于终身的。这也进一步启发我们在我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关怀不是一时的,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把眼光放长远,将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根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创造自由的成才环境和外界条件。

三、我国“以人为本”教学的构建途径与策略

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国外的一些人本教育的典型成功事例,从中获得启发和经验教训,然后将国外人本教育的成功经验改良为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理论依据,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建立人本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结合美国课堂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若要在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有效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笔者认为应该从领导、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加强人本管理工作。

1.领导层:对人本思想的深刻认识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层,不仅要提升自身素质,还要满足学校和学校师生的发展需求。领导层的观念和意识是在不断完善的,领导层观念的成长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学校教育观念和师生教学意识的改变。为了更好地建立学校人本制度和人本管理,首先就要保证学校领导层对于人本思想的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使自上而下的各级执行机构和管理机构充分认识“以人为本”的教学制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制度的优越性。领导层对人本思想认识充分,才能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为学校的发展汇聚更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教学发展。

为了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学校教育制度,学校领导层首先应该具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饱满热情,其次,还应该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信念,研究和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人本教育制度,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将国外的经验改良内化为适合本学校的发展制度,深入实施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样,只有领导层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在学校已有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基础上深化改革,拓展教学实践的视野和领域,追求学生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多维的发展角度,这样的领导层才能够满足中国的教育改革对于学校管理者的要求。

2.教师层:对人本管理理念的贯彻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观念。为了更好地在教师的管理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的领导层首先要尊重教师,知人善任,发挥教师的长处和优点,尽可能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和思想,这样才能保证其对于教学的积极创造性。美国学校课堂中,老师一般会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理,我国学校也要注重与发展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鼓励其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创新,校方还要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保证老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教学的热情。最后,为了建立类似于美国课堂“教师在学生身后”的学习模式,学校还要加强任教老师的在职培训,促进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提高其面对各种教学难题的应对能力,更好地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学校既是被管理者,同时还是管理者,所以教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在对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里执行教育职能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学生的潜力能否被完全挖掘,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能否有效提高等等一切关于学生成长的方面都与教师息息相关,所以,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无疑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明确教师职能和其对于学校巨大促进作用的前提下,学校的领导层就要引导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首先要通过学科培训保证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教学的需要,然后在管理过程中将教师的主观作用发挥到位,使教师能够明晰教学任务,积极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促进学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发展。

3.学生层:以学生为本的凸显

纵观美国课堂中的学生表现,在宽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大都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各自坚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不断地讨论过程中融合他人的思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反观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依靠机械的记忆和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控能力很薄弱,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相对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对于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在“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因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便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认为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该紧密关注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尊严,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发掘其潜力,尊重其存在的价值,帮助其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学生为本,就是在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变其受教育的环境,争取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

当我们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制度时,要避免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弊端,首先,要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拔苗助长或者人为规定学生的未来都是不正确的,保持学生的活泼与健康才是素质教育的要义。在教师的教学和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智力水平合理设置学习内容和作息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每个人能够称之为独立个体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在相同教授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个体设置不同的课下计划,这样才会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更好地做到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本。

综上所述,我们所讨论的“以人为本”不是作为某所学校的特色或者优点,而是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作为教育行业根本性和指导性的思想。随着教育制度进一步的发展和学校组织建设的日益完善,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经验,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在理论上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学校应该从领导层、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加强人本思想的培养和人本制度的构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以人为本”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

参考文献

[1] 夏会金.“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思考.教育论坛,2011(2).

[2] 王长杰.探索学校人本管理新途径――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 韩国海.学校立体互动人本管理的特征及现实意义.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4] 傅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

[5] 廖新平.人本管理的基本方式研究.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学与管理,2004(6).

[6] 郝士儒,王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010(6)

[7] 李新忠.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推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管理,2012(10).

[8] 寇琼洁,张全友.以人为本,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反思.教学与管理,2011(33).

[9]胡轶众.基于以人为本观念的学生教育管理初探.教学与管理,2013(12).

[作者:陈慧(1977-),女,江苏泰州人,江苏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硕士。]

上一篇:沅陵,“元陵” 下一篇:中小学音乐课创编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