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探究性练习,打造优质课堂

时间:2022-06-29 09:11:16

设计探究性练习,打造优质课堂

小学数学探究性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种练习。合理的数学探究性练习的设计,能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探究性练习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探究性练习的设计按数学知识的分类构建,并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型、实践型、调查型、开放型等练习设计。通过探索和实践,以体验生活,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练习模式,它改变了学生“做”数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练习设计的安排上存在着只注重练习的“量”,而忽略了练习的“质”,在练习目的安排上重视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造成练习分量过多、出题过细、答案过死的现象,而使学生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做无效或者低效的练习。

如何设计拓展应用的探究活动练习,我根据自己平时的做法,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设计适宜的画图类的探究性练习

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能充分进行数学操作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感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知识。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计算后,练习课上我让他们画周长20厘米的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从1个长方形的画出到不断设计出其他形状,以致寻找出画的规律,激动和兴奋不言而喻。

二、设计开放性的练习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内容在练习当中,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完成练习的脚手架。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完成认识分数后,设计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四分之三,由于刚进入分数的学习,用不同的纸片的操作作为辅助,帮助完成比较好,直接想象完成有难度。可以让学生用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等多种形式表示出四分之三。

三、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活动形式的探究题

设计探究性练习,可以选择由学生用调查、操作等活动形式完成的练习,例如五年级学生学习统计以后,练习课时只完成书上的练习太单一,如果让学生提前调查某项内容,统计数据,自主设计问题、分析数据,来解决问题,可以让学习更深入、更贴近实际、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我把一贯的枯燥的画统计图,改为“观察你家中的水、电、煤气、电话等费用单,制作统计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向家长提出合理建议”。这样学生自然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产生学习数学的亲近感。

四、针对问题,设计体验生活的探究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做”“观察”“实验”“体验”等进行深入探究。如:教学了《千克与克的认识》后,让学生估计自己的体重、一袋大米、一袋洗衣粉、一个梨、一个鸡蛋的重量是多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准确度,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准确地去了解自己的体重和这些物品的重量,从中也可以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设计通过操作和合作交流,分享成功的探究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操作、反馈、探索来解决问题。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让他们合作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不同的图形,计算周长,看看哪种情况下周长最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挥团队的力量。

六、设计自由表达,突出个性的探究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学习的结果,能说的就说,能读的就读,能画的就画,能算的就算……通过不同方式的表达提高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展示个体的才能。例如:五年级学生学习小数与分数大小比较后,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四分之三与0.5的大小,学生采用画图、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与二分之一比较等多种方法,五年级的小学生能想到这一层,充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一个问题已经不单单从如何计算去考虑,而是从深层次地去剖析如何更精确的、更科学地来做数学。

探究性练习改变了学生数学训练的方式,拓宽了学生“做”数学的空间和时间,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加强,考虑问题的严密性得到了加强;同时体会到完成探究性练习的艰辛和快乐,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李家山中心小学)

上一篇:浅析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写出文章的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