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

时间:2022-06-29 07:28:25

如何建构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

【摘 要】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能有效的推动整个教学质量提升,尤其是在思考适合本校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探索,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明水县全面实施高效课堂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有力的探索。

【关键词】本校;高效;课堂模式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环节

1.【课前预习】重点抓

(1)提前一至两天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预习案】;尝试完成【探究案】;【训练案】作为课下巩固使用。

(2)【预习案】完成后,学生要写出在预习文本和导学案中产生的【我的疑惑】,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3)导学案有发必收,教师要认真批改,评出等级,进行不同档次的加分或减分。课前教师要对预习内容完成情况总结,对学案存在的共性的重点问题予以点拨指导。

2.【课堂探究】要有效

(1)学习目标的设定与解读。目标必须切合课堂教学实际,不是过去我们在教案中所写的理论性的东西。由学科班长在每节课前到任课教师领取,然后由学科班长写在黑板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教师导入新课后要对学习予以适当解读,并且在教学中处处围绕学习、紧扣学习目标。

(2)快速处理好【预习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后,可由【我的疑惑】开始合作探究,让学生去解答学生的疑惑,遇到障碍或重难点知识时教师予以讲解。进而再导入【探究案】部分的学习交流,充分调动各小组学习的积极性,组内或组间合作,一对一,一对二等形式交流学习,然后分组展示、组长或组员进行点评。(鼓励C层、B层学生展示,A层学生点评)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来的信息,必须要求脱稿展示,明示要求。

3.【我的收获】来提升

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我的收获】,最后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总结,可以点评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小组,不够积极的个人或小组,可以谈本节课的最大收获,语言组织要有逻辑性、条理性,要言简意赅,总结的要尽量全面生动。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有效补充。

【当堂检测】再巩固

结束本课之后,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或者布置巩固训练案。针对检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

【拓展延伸】是保障

完成训练案或单独布置相关巩固作业,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每学一定阶段就要通过单元检测、小组检测评比等形式进行评估验收,以巩固所学成果。这里不妨向大家推荐几种方法:一是可以小组间相互测考,相互竞争、角逐,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二是小组合作考试,共同完成一份试卷,培养合作意识,集中大家的智慧,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1.导学案要制定出【学习目标】【中考考点】【学习重难点】【使用说明】

2.【预习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合理设计

熟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简介写作技巧和方法、提炼作品主题、字词的识记与积累等。尤其是要设计几个能让学生阅读文本的问题,保证通读教材才能提高自学的效率。

3.【预习案】之后设置【我的疑惑】

学生如果在预习中有什么困惑可以写下来,小组交流、班上交流也可以教师帮助解决。这一点可以在教师批改导学案时解决,也可以在课前精讲点拨,也可以辅导学习小组长去帮助各组成员解决。

4.【探究案】的设计问题不要过多

精炼重点的问题也就是三四个,而且一定要有探究价值,能够启迪思维,换言之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性,如果学生一看就能答出来的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工夫。比如在《观舞记》中设计:

探究1,品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段,并说说这些句段写得精彩的原因。(句式、修辞、用词、表达方式、情感)

探究2,试比较一下《安塞腰鼓》和《观舞记》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修辞;句式;美感等方面)

这样的设计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赏读能力,同时又紧扣中考考点。

【探究案】之后设计一个【我的收获】环节,可以由学生自主来谈,最后再有学科班长做总结。也可以直接由学科班长或其他学生来总结。

5.【训练案】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知识点的设计要考虑到新课标和考点。这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问题设计必须有参考价值,既能结合中考考点,又能充分体现2011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三、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力保障

1.培训是最好的管理,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首先要对老师进行培训,转变思想,学会课堂的科学掌控。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的培训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要培训小组长,二要培训学科班长,三要培训行政组长。再次就是对课堂质疑、展示、点评环节的培训。引领学生科学有效提问,展示对知识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质疑、探究、补充,在讨论中升华对知识的理解。这里面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研究制定出相关的培训细则以及学生的分工。

2.精细化管理是最好的方法,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基石

精细化的管理,也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小组长的职责、值日班长、值周班长、常务班长的职责,班级各学生部的职责与管理,读书活动的安排,班级的家庭公约、每周工作要点等,从领导到老师,从学生会、班干部到学生小组长,层层落实,层层细化,处处都彰显着细节决定成败的内涵。

3.晋级评价是最好的激励,是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的重要保障

晋级评价制度是高效课堂的又一动力和保障。如果没有评价晋级,学生就会对分数失去兴趣,进而失去高效学习的兴趣,这就好比是打扑克、上QQ、农场种菜、玩网游这些游戏一样,如果没有升级的制度,试问谁还愿意玩呢?所以晋级评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马上启动了此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教材整合是最好的方式,是推动高校课堂快速运转的又一保障

所有学科都可以进行教材的整合,来提高效率,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篇篇都去讲。就语文学科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整合教材:文言文、古诗词、记叙文(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同类文章放在一起学习,每个角度选择重点篇目来讲,次要篇目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但是教师要设计一些思考题或训练题。

5.德育是最好的教育,是修炼人性的制胜法宝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而德育就是做人教育,就是人性的修炼,做人教育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人的所有才能必须要建立在人品、人格支撑之上,只有同学们忠实履行了做人的准则,有了较高的做人品味,他们肩上才能承担学习的重任、事业的重任和社会的重任。退一步想,即便培养出了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不能适应社会的“读书郎”又有何用?作为教育者应该觉醒了,不是吗?如果班级里都是品德有问题的学生试想我们的课堂怎能高效。

6.校园文化是最好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育人手段

可以在楼廊、墙壁、班级、卫生间等地方,都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文化墙等。可以设计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主题墙报,如“室外贴吧”“青春舞动”、“学海拾贝”等,间操前和课上的鼓励性话语及放学后的优美动听的音乐都可以彰显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

凝重的文化环境已然成为教师安居乐业的心灵港湾,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毋庸置疑,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将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奋发有为。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做保障,我们的孩子还能厌学吗?我们的课堂还能不高效吗?可以说打造有品位的校园文化也是高效课堂的辅动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66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上一篇:第二十二届“星光奖”获奖作品评析 下一篇:中学篆刻教学的几个具体问题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