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中的快乐教学

时间:2022-06-29 04:54:56

浅谈思想品德中的快乐教学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思品,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所谓的课堂“快乐”教学法。

翻一翻有关教学研讨的资料,你会发现“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最热门课题。近年来,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见诸报刊。现在我也就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来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教学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1思品课进行快乐教学的必要性

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讲大道理、讲空话、为政治需要而进行宣传教育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对学生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地灌输。这种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育效果收效甚微,人人对政治课望而生畏、昏昏欲睡。甚至政治教师也被冠上了孔老夫子的头衔,一度成为迂腐、守旧、顽固的代名词。学生期待风趣有学问的老师走进政治课堂,也期望政治课不再只是一首让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

2快乐教学的方法

据笔者了解快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第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第三,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第四,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第五,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是很重要,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生。因为初中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太好,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强调民主、平等、和谐,那么有的学生会不惧怕教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置之不理。既然可以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置之不理,那么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对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要求教师在平时搜集“快乐”的素材时注意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的,我们搜集到的每一个素材都要思想品德课课堂内容相关才行,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关还是无关,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但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谓。这样的“快乐”只会被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要有灵活性,并不是每堂课都要按照新课标来做,只要是对教学有利的事情都可以做。特别要注意的是“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有时候,“快乐”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但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不是都管用的,它也有局限性,因为我们不能迷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完全抛弃,一定吸取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精华,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将“快乐教学”得到发扬光大。

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误,因为,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但是,有的教师认为,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一味的表扬会使学生骄傲,从而使学生迷失了自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

3“快乐”教学要求政治教师具备的条件条件

3.1要求政治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政治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3.2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充分准备知识。

这是因为快乐教学法要挖掘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要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出“三多”、“三鼓励”、“三统一”和“三达到”,即:“三多”为多启发,多引导,多训练;“三点”为知识基本点要明,重点要清,难点要拔;“三鼓励”为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辩论,鼓励学生有主见; “三统一”为教与学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统一;“三达到”为达到要学,达到会学,达到创造地学。

3.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总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能在乐中教,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 下一篇:双面阿肆:其实我就是“小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