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6-29 03:11:43

对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

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管理者要分解目标,需要一个系统的思考;紧密地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要关注细节,进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学校;精细化管理;思考;实践

精细化管理就是在学校管理当中,倡导以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落实管理,把学校管理做精做细做扎实,并力争在精细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优化,在优化中求特色。精细化管理要讲究向细微处要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从多种领域加以探索实践,从校园环境建设、设备设施管理、安全保卫工作、教学管理、德育工作、后勤保障、学校行政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构建等实施精细化。

一、精细化管理要分解目标,分解目标显精到

分解目标就是要将学校确定的各种比较抽象的目标具体化,让教师、学生可感可以真切体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学校制定的“富有人文韵致的温馨家园和现代朝气的活力校园”的办学目标、“三气”的教师成长目标、“三气”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我们都在全校师生当中进行比较具体细致的解读。这里主要对“富有人文韵致的温馨家园”作一个解读,这一目标是我们学校“温情”的文化建设主题中的统领(我们还有另外两个文化建设主题:书香、绿色)。

为什么提“人文韵致”呢,因为学校座落在同安城北的城乡结合部――东山社区内,被一幢幢并不规则、不整齐的农家民居和田野所包围,鸡鸭鸣叫声、蝴蝶飞舞、农具耕作声……伴随着书声朗朗,别有一番情趣;另外学校保存有浓厚的乡土文化,闽南气息浓,乡风纯厚,古朴典雅。加上学校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有“启发童心、悟通造化”这样撼动心灵的办学思想,有东风楼、校长楼这些六七十年代的老建筑(土木砖混楼),有百年老榕树,这些都使学校充满人文韵味,当然,除了地理位置和百年人文积淀外,规划布置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

关于“温馨家园”,我们从其所蕴含的六个层次的要义来精心创设,首先校园是漂亮的、整洁的(目前进修附小的校园非常美观,特别有两棵百年老榕相互依偎,其情其景让人神往);第二校园是安全的,每个人生活在其中都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第三校园是文明的,处处盛开“文明”之花,这也是学校教育所致力的,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孩子;第四校园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第五校园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六校园是温馨的,充满家的温暖,让人怀念,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集体和个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二、精细化管理要着眼体系,着眼体系出精品

我们开展任何的教育,都需要一个系统的思考,进行系统的规划,制定整个教育体系,然后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组织开展。只有这样,学校的建设与教育才能出精品,才能出成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最忌讳的是一阵风式的、零敲碎打式、随手拈来式的、缺乏真正教育意义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着眼于体系,第一方面是管理与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校本身是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的子系统构成的。像我们有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形成一个体系;像教育资源,包括校外资源、校内资源、家庭资源。

在学生评优评先上,我们学校构建了这样的体系:三好生,评给全面发展的学生;进步奖,面对后进生而设的奖项;校园之星:面对学有专长的学生设置的奖项。

在社会实践教育上,我们学校构建与这样的体系:主要依托周边的教育资源,积极与社区等开展共建,有计划地组织三至六年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一个学生来到进修附小,这四个方面的教育资源他们都要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三年级要组织祭扫烈士陵园;四年级要组织前往东山社区的清风园(廉政文化园);五年级要组织到武警中队营房参观学习;六年级要组织前往孔庙。

回到我们学校努力经营的“温情”,我们自己构建这样的一个体系,温情:温情的校园环境(包括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温情的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关系、教师与教师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学校与社会关系等)、温情的教学课堂、温情的教育活动、温情的管理评价。温情的教育活动里,我们主打“心手相牵”活动,“心手相牵”活动本身也形成一个教育体系。

学校与家长心手相牵的活动中我们建立这样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一年级的时候,请家长来校见证孩子入队仪式,为孩子佩戴红领巾、赠送礼物、赠言,和孩子开展亲子活动;毕业时,我们请家长参加毕业典礼,学生给家长一个感恩的拥抱,说一句感恩的话,亲手制作并赠送家长一样礼物。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将教育活动系列化。一项教育活动应当长期经营,并形成系列,每年一个主题,最终形成精品。我们的“心手相牵”活动每年都要开展,其中与河田小学的“心手相牵”,不仅形成体系,也形成系列,利用假期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单年度组织一批学生到他们的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双年度,学校派车接送他们的五十位孩子到我们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每年一个主题:2009年友谊之树,2010年快乐生活快乐学习,2011年让水更绿让山更青,2012年我的低碳生活。

坚持体系化,坚持系列化,使得“温情”的主题构建完整,全面,全方位;使我们的“心手相牵”教育活动成为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中一项活动精品。

三、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立足实际(个性),立足实际出精华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任何一项举措必然要紧密地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讲究学校办学个性,否则精细化管理无从谈起。因此,我认为,最好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立足于学校办学实际和办学个性,立足于本校师生的学习实际,尊重他们师生的个性特点,然后采取灵活、适合、有效的措施促使每一位师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我们提出“温情”,是立足这样的实际来:我们学校原来的教师团队、群体关系就比较和谐温馨,提出“温情”是恰当的,是能引起老师共鸣的;第二,我们学校的老师、学生,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都比较朴实,朴实的团队、朴实的群体,要形成“温情”是一种很好的基础。第三是在提出“温情”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家长与孩子的心手相牵”亲子营活动,其主旨就是要营造浓厚的亲情关系,而亲情就是一种“温情”。这就是我们立足实际,提出“温情”,是有基础的,并以此来开展全方位的管理 活动。

讲到“学校与家长的心手相牵”教育活动,除了有“温馨家园”办学目标的指引,有“温情”这一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的指引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实际考量:就是通过学生、老师来影响家长,我们的家长主要构成是农村家庭、打工家庭、个体户家长,家长奔波于生计,对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比较低。为此,我们通过学生来影响家长,当我们的家长重视教育的程度增加了一分,我们的学校发展也将前进一分,教师花的精力在同等效益的情况下相反的可以少一分。所以,我们在开展“学校与家长的心手相牵”教育活动中除了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活动,组建了家长QQ群,不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方法对话交流;还专门印发给家长人手一份的“心手相牵”小报,刊登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常识,介绍学校一些教育活动和做法。

四、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关注细节,关注细节显精致

学校管理在把握好方向、布好局、处理好大事的过程当中,一定也要关注细节。精心地处理好细节,讲究艺术和智慧,把事做到极致巧妙,显然会使学校管理锦上添花,使学校教育更有内涵、更加完整、更加深刻。从细节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出一种工作态度和工作风格。

我们可以在很多方面体察到关注细节、处理好细节的魅力,比如:楼梯台阶张贴脚丫形状的图案,写上:“轻声慢步、注意安全”的字样,引导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注意安全和文明礼仪。

在“温情”校园的打造上,我们很用心,非常地注重细节。比如说:我们评选校园之星,人选产生之后,由校长亲自撰写颁奖词,并签名。我校教师要退休了,我们买来一本纪念册,请全校在职的所有老师为他写留言,在退休座谈会之时再赠予他。

在“心手相牵”的活动中,每届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要向母校赠送一本图书,写下赠言,并签名。学校会组织一至五年级学生来阅读。

细节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要紧紧地围绕学校的建设主题,精心地发现,精心地关注。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带给我们效益的同时,我们似乎也要有如下的思考:

1.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是不是每一领域都可以精细化管理?

2.精细化核心应该是精益求精,在学术研究与实践上是值得推崇的。但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不会产生模式化的束缚,是值得探讨的,因为过于模式化、精细化,似乎会影响了创造性的生成和个性的发展?

3、精细化的基础是规范化,而更上位的是文化管理,其基础是规范化、精细化,我们能否更直接一些,追求文化管理?

上一篇:把群众幸福扛在肩上 下一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